这是「科学备考指导」系列文章的第5篇
本文共164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时钟进入2019,眼看中考越来越近,孩子却越来越浮躁和焦虑了。
“妈妈,我学不下去!”“妈妈,万一考不好可怎么办?”“妈妈,今天想早点睡觉了!”。这个时候的你,除了心疼万分,确实没有什么切实可用的办法。嘴里说着宝贝好好休息,心里却希望孩子赶紧调整好状态,坚持好这半年。
这个时候,家长们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加速,是要如何停下。孩子亟需的不是成绩提高的方法,而是如何保持和提高学习动机。越到关键时期,人在没有合理出口时越容易懈怠,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任何反应都很正常。
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人类活动中的理性》这本书里提到:情绪对人类的理性活动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情绪能帮助我们维持对一件事情的关注,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持续下去。
人有六种基本情绪,例如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其中最能推动学习效益的是快乐和恐惧。快乐的作用无需解释,这里的恐惧特指紧张感。有家长说,只有半年就中考啦,还不够紧张吗?这是您的想法,孩子的真实想法很可能是:还有半年呢,过年春节我再好好努力也不晚...
如何通过适度提升紧张感来提升学习力,这里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学习小组监督法。
调动情绪的办法之一是社会互动。孩子可以找一个或者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大家设定好阶段性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比如这一周背100个单词,下一周刷5套模拟题等等。也可以搞一个比赛,大家互相竞争,形成热火朝天的氛围。比比谁先完成任务,一周结束的时候可以互相提问,背的不好的请大家吃饭等等。咱们古人老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在很多孩子脸皮薄,好胜心强,通过这种方法是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的。有了一起加油的小伙伴,孩子在压力大的时候也有倾诉的窗口,一举两得。
第二,闹钟学习法。
相信很多家长也会有这种感觉,当工作上的deadline马上截止时,效率会出奇地高。所以,考场上最后十五分钟可能也是获得分数最多的时间段。所以,这个方法可以教给孩子。比如孩子要写一篇作文,正常情况下要1个小时。那么闹钟的设定就设置成45分钟,这种来不及的紧张和兴奋的感觉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布,发挥出孩子的深度潜力。
当然,孩子完成了任务适当的奖励是必须的。
好啦,前面讲了提升紧张感的方法。接下来再简单说两个创造快乐感的方法。
核心点就是「提升学习成就感」。
家长要明白,孩子喜欢上学习,一定不是因为学习可爱,而是学习可以带来成就感。这里可以反向利用,例如孩子英语不是特别好,背单词时乍一看单词书感觉这个不会那个也不懂,瞬间崩溃不背了。那怎么做呢?在背单词前,拿一张书签遮住汉语部分只看英文部分,这样会发现自己相当一部分单词是认识的,信心瞬间提升,接下来只背不认识的就好。这当然不是自欺欺人,因为考纲要求的大部分单词本来识记即可,是不考具体拼写的。
另一种就需要家长的参与和互动了。咱们老说要给予奖励,但单纯的物质奖励可能会变质,变成为了奖励而学习。所以,在孩子背完了一篇古文,理解了一个定理,算会了一道难题时,您完全可以让孩子跟你讲一遍,然后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在巩固记忆的同时,孩子也获得非凡的成就感。
中考的博弈,到了最后的时候,往往不是知识储备的竞争,也不是方法技巧的竞争,而是心态的竞争。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说: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的多。其实不光是孩子,家长们也会遇到人生中的一个个小关卡。这个时候,我们会忍不住想要是有快进键,直接跳过这个过程就好了。可是,生活就是由这些过程组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和自己,调整好心态,勇敢而坚毅地面对一切。
中考路上,有孩子,有你,有我们。

如果想了解更多学习的方法,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要高考」,从小学到高考,从学习方法到家庭教育和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中高考政策解读,我们全都有~~
版式编辑:康 恒
责任编辑:张九衡
转发是最大的赞赏。请转发给更多的家长们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