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我在唱歌时为什么低音和高音是两种声音,像两个不同的人在发声,怎么回事?
老师,我总会唱到某几个音就破音或者跑调,怎么解决?
老师我练声可以达到的音高超越了大部分歌手,为什么唱歌还是不好听?
提到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来讲一个重要的概念——声区。当我们的歌声要穿越不同的声区,需要动用“肌肉换挡”给予平稳的动力,才能保证歌声的续航效果,当“换挡”操作不熟练,我们的声音就会出现各类问题。
一旦练声训练让你有了触及的宽广音域的能力后,并不等于唱歌就好听,这也是希望入门的同学明白一个道理,不要盲目追求高音,学习唱歌让歌声更动听,声音训练上的重点是挖掘丰富多彩的音色、提高嗓音表现力,只是在音域广度上达到了某个高点,离唱好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歌唱声区是有相似音质特点的连续音高系列,由发声机制相同的肌肉运动所产生。
声区可以比作一台汽车变速器里的齿轮,第一档齿轮作为你最低的声区。当你演唱一个上行音阶时,或许会达到你必须换档或变换声区的一个点。
声音当中的换档是肌肉运动的调整,如果没有外力加入的话,通常是自动运行的。当你转换声区时,你可以注意到音质的明显变化,甚至尽管未受强迫,你的声区转换也并不是十分平滑。
正如用手动换档变速器做平稳换挡需要进行协调和练习一样,歌唱声区的平稳转换也要求肌肉的协调性和练习。
声音协调性良好的歌手在换声区域演唱时不必积极地去想。他们将声音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进行处理,声区的转换成为训练肌肉协调的结果。
协调的声音使歌手在音色和音响方面有了最大限度的选择,就像一台多用途的、表现力丰富的乐器。理解声区的目的不是分隔它们,而是将它们混合起来并平衡你的所有声音。
声区有多少
一些人认为,为支持声音统一且无分隔的概念,同一声区声音系统应该被用于教学中。这种理论也坚持认为声区的讨论容易使学生混淆。另一些人则认为声区有两个,即头声(高)和胸声(低),以歌唱时振动的明显生理感受来辨别。
当然,三声区的理论似乎是被最广泛接受的,它解释了头声和胸声是如何被平滑的连接和合并起来的。三个主要的声区是胸声区(低)、中声区(中)、头声区(高)。除胸声区、中声区和头声区,还另外在男声和女声中分别有一个高声区。
男性附加的高声区被称为“假声”,它是一种居于头声之上的声区。一些女性也有一个高于头声的声区,被称为“笛声”。这在玛丽亚凯莉的一些录音中都有所展示(音高超过high C,音色近乎于哨音)。
一位歌手究竟该有多宽的音域?通过开发包括头声在内的音域使其全面,你至少应该有两个八度的音域。歌手音域不足两个八度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他们的声音尚未全面开发,或许是因为头声音区很弱。
在实际的练习中,即使你的头声并不理想,但通过练习,同时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就能帮助你建立起你自己的头声,并让你选择曲目的范围加宽,给你更多的嗓音表现力和色彩变化。
我们需要充分拓展音域,但请切记,嗓音的表现力和嗓音的色彩变化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都远比令人眼花缭乱的低音或简单的高音展示更令人惬意。
简单的音域“炫耀”是粗劣的、非音乐的。虽然爵士音乐中快速经过的即兴旋律乐段的“Riff”令人激动,但“Riff”首先还是得为歌曲增姿加彩才有意义。
看徐嘉阳老师教你明明白白定声区,请戳下面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