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说起老北京人的用餐规矩,实在是不少,一些老规矩用现代人的目光还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反映出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那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老北京都有什么饮食习俗?

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
一是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特别是家中有七八十岁老人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这是因早年间家里死人后要摆供品,其中“倒头饭”就是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如果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
◆ ◆ ◆ ◆ ◆
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碗上
老辈人常对年轻人说,碗上粘着米粒,将来就要娶个麻脸的媳妇。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要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 ◆ ◆ ◆ ◆
吃米饭不够时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
因过去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丐称为“要饭的”。
◆ ◆ ◆ ◆ ◆
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喝汤时不能出声音
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对桌上其他人的尊重。
◆ ◆ ◆ ◆ ◆
不许用筷子敲打饭碗
饭菜没端到桌子上时,孩子们要静静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个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收要饭的”。因为过去街上的乞丐多是一边敲打饭碗一边乞讨。
◆ ◆ ◆ ◆ ◆
吃饭时不能闲聊
现在人们吃饭时多是边吃边聊,而过去老北京人却讲究“食不言”“餐不语”,特别是大户人家坐在一起吃饭时,不许随便说话,特别是孩子们,吃饭就是吃饭,谁要是吃饭时随便说话,轻者会受到大人的训斥,而重者会遭到大人用筷子打上两下。
◆ ◆ ◆ ◆ ◆
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位
刚开始坐在哪儿,就一直坐在哪儿,不能端着饭碗一会儿坐这儿,一会儿坐那儿。因为只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断变化“位置”。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还知道哪些老北京的饮食风俗呢,关注公众号后台留言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