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做事经常只有三分钟热度吗?
你的孩子经常被老师说上课不专心吗?
你的孩子不爱写功课,成绩总是拖后腿吗?
……
晨晨妈妈最近总是被老师提醒,晨晨上课老走神,转铅笔、写写画画、玩文具盒等小动作不断,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倒数十名内徘徊;生活老师也反映,晨晨在寄宿的学校里也总不能待着,有时还主动挑事,同学们不胜其烦。
晨晨妈妈带他来见舒院长时,晨晨一直以比较僵硬的同一姿势坐在椅子上,但手不停地搓椅子垫、擦把手,脚在蹭或轻踢椅子腿儿,一刻也不闲。二十分钟后熟悉后,这个孩子变得特别爱说,语言逻辑性和用词的精炼虽不够好,但他特别想表达,说到高兴处,还站起来在屋子里一边走一边东摸摸,西碰碰。
其实晨晨患的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多动症”,但多动症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调皮”“好动”。
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ADHD),是一种脑功能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的“好动”,因此即使看起来比较安静的孩子也可能是多动症患儿。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 5%~10% 之间,国内调查在 10% 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 60% 以上。
发现孩子多动症状,切莫讳疾忌医
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期是2岁到6岁,那时不需要药物治疗,心理和感统训练就会有明显效果。因此,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确诊。
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是活泼一点,淘气一点,长大懂事后就会改变。而且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不正常的,尤其是精神心理方面,一旦确诊将是整个家庭的悲剧,因此会回避并且为孩子的异常找借口。
但多动症的危害是巨大的,轻微的多动症可能只表现在学习困难,行为不能自控等方面,这也可能是孩子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的原因,严重的多动症可能会使孩子干扰他人,惹是生非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还会影响家庭的和睦。还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的秩序;如果多动症儿童不及时治疗,长大后由于自控能力差,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其次,到医院确诊的另一个必要性就是“多动≠多动症”,很多孩子在一定年龄或情境下都会出现类似多动表现,这是因为孩子好奇心强,易冲动,自控力差,社会经验少。
因此,精神心理科医生的诊断结果,才是判断孩子是否患多动症的唯一标准。
确诊多动症,家长该怎么办?
舒院长特约精神心理专家、原安定医院、协和医院精神科专家韩瑞玲指出,如果确诊孩子为多动症,首先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家长能做的还有:
1. 不要责怪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露出绝望、抱怨的情绪,因为得了多动症并不是孩子的责任。尤其是 60% 的多动症患儿有品行障碍,偷拿别人的东西等。家长一方面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另一方面不要反应过激,尤其不要羞辱孩子。
2. 多陪伴,有耐心
当孩子兴奋度降低的时候,想办法引导孩子保持兴奋度。
3. 配合治疗
家长要配合药物治疗,并加强对孩子的行为训练和社会性的训练。如果长期合理治疗,成年后的预后一般是好的。如果不治疗,多数患儿到少年期仍有冲动行为和学习问题,甚至 30% 的患儿至成年后仍有症状。
4. 重视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多动症的诱发原因中有社会心理因素,家长面对患儿也容易失望、急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家长调整养育方式,促进与患儿的良性互动,及时处理情绪、行为等冲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