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061年,也是宋仁宗执政期间,23岁的苏辙在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后,成为了新科进士。这个官场之中的新秀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很快他在朝堂之上所做的所有策论,就将矛头纷纷指向了宋仁宗。他在文章之中说,宋仁宗是一个只知道享乐而根本不管理朝政大事的人,导致宫中,但是后宫嫔妃就高达数千人,应该说这是并不真实的指控,因为仁宗皇帝从他的个人生活还是很有节制的。所以可以说,苏辙完全是听信了民间的流言,没有经过调查求证,便在这篇策论之中将宋仁宗指责的体无完肤。
因此导致朝廷之中很多官员提议,要将他的功名罢免了,幸好仁宗皇帝觉得他年少轻狂,还有极力委婉的机会,还是坚持授予了他官职,即使是后来,皇帝也没有要求他交代自己所听信的谣言究竟出自何处。本来皇帝成了背锅侠,这并不算是一件小事,但是因为皇帝的仁慈和开明,这件事就这样过了。
到了宋光宗时期,因为当时天降异象突然雷雪大作,光宗皇帝便下诏官员们进言。有一位太学生名叫俞古,他便上书光宗皇帝,还以极其严厉的语言斥责光宗皇帝从纪委开始,经常在宫廷之中摆宴会,声乐不绝,事实上,当时的宋光宗的确是一个很不成气候的皇帝,他除了私生活不检点之外,气量也是很小的,这样的一份尚书自然惹恼了他,很快他便决定让人将这个太学生抓起来。还要将他贬低的边塞之地,让地方官员进行管治,但是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因为在朝廷之中本来就是有一个规矩叫做言事无罪,这样的规定是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延续的了,不能轻易废除。
光宗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将对于这决算的处理改为将他送到秀州的一所学校,在官方的督促之下继续念书。可是朝廷的中书舍人看到了这样的处理意见,也坚决不执行皇帝的旨意,光宗皇帝没有办法决定不再对他做任何的处罚。这件事情也只有不了了之了。而且通过这一事件成为了当时宋朝最有法律效力的先例,被后来的士大夫们作为论证言者无罪的最佳案例。
宋理帝即位的时候,在一次祭祀大典中突然遇到了雷电交加的暴雨,理宗皇帝大惊便-又下了一份证书征求官员们的意见有一位漳州通判,便上书说,这可能是因为当时宋理宗的父亲宋宁宗借天路表达着对朝廷的不满说,宁宗皇帝曾经荒废了纲常,并且还引用朝中小人当道,现在连老天都为之震怒了,所以通过这样的奇异天气,将降下种种灾害惩罚宁宗。这番言论很快便被当朝谏官弹劾,于是这个官员很不幸的被贬到了吉州担任通判。
理宗皇帝本人也曾经被当朝的事大夫当面痛斥过,有一位名叫王伯大的士大夫曾经对李宗皇帝说,现在国家的大事以去天下,肯定会将陛下当成商纣和周幽的亡国之人,他就差直接说理宗皇帝也和其他那些皇帝是昏庸无道的亡国之组啊,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书面上的上奏,而是直接在朝堂之上的朝会里说的。在百官面前居然敢痛责宋理宗,不知道这位皇帝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的震怒,但是他却不能因为这样的言论将这位官员之罪只能点头承认,他说的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历朝历代被士大夫骂的皇帝是很多的。后来到了明朝的时候,在这个朝代如果是大夫敢骂皇帝,必然要担风险了,很多人还可能会掉脑袋,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政治一直以酷吏之风盛行,但是因为士风严厉敢骂皇帝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这似乎成了一个朝廷谏官的常态。后来到了清朝末年,当时有一位清朝官员张廷玉开始评论前朝历代这种敢骂皇帝的这些人,他们不过是想通过骂皇帝来表现自己的君子作为。事实上时代的风气会随着当政者的态度发生积极的转变。一直到清朝末年,这些文人士子才开始恢复像宋朝,明朝士大夫一样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