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很多同胞都加入了外国国籍,成为了华侨,为世界各国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殊不知也有一群外国人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了华夏大地,今天就带大家说说那些历史上为中国奉献的外国人。
在清朝的时候就有过很多外国人在中国任职甚至入籍的事迹,如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国人白晋、葡萄牙人徐日升、意大利人郎世宁等都担任了清政府的官职,穿清朝的官服,行中国的礼仪,甚至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汤若望在30岁时换上了中国服装,有了中国名字,先后被清政府授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等职务,雍正朝追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后来清政府对汤若望的一生做出如下总结:“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
比利时人南怀仁,这位帝师曾经教会了康熙皇帝很多先进的知识和观点,他在北京去世后,也如同本国重臣一样,赐给了谥号“勤敏”。确实,清政府是把关系亲密的“客卿”看成本国臣民的。
甚至还有主动加入中国国籍的,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发明了西方二进制的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看到在华的传教士寄给他的太极八卦图后,带着崇拜的心情,写信给康熙皇帝,请求加入中国籍,并且与中国的数学家一同做研究,但并没有如愿。
同样对中国做出贡献的还有英国人戈登,在左宗棠平定伊利的战争中戈登自愿放弃了英国军籍,加入清军,待遇和中国高级军官相同,只对清政府负责。而在帮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时的戈登,是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的军官,只是一个外籍雇员而已,编入清军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些对中国做出贡献的外国友人们,他们的名字已经写入了华夏历史的长河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