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之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莫奈一生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
1、《草地上的午餐》
这幅画是在户外完成的,因此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比较,在描绘外光的生动和景物的真实自然方面,确有过之。画中阳光透过林木洒在人物身上和地面景物上,透明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莫奈运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描绘了草地上消闲的绅士淑女。画家以幽暗的树荫为背景,衬托着前景白布上的 男人、女人及食品,体现了夏日消闲的假日午餐。一片片绿叶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 显得异常透亮,不仅点明夏天的炎热季节,也增添了画面的颜色。景物、人物都描绘得十分鲜明动人。外光的运用, 给画面带来了色彩斑斓与清新爽朗的效果。
2、《日出·印象》
莫奈画过许多水题材的画,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港口的画。画所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日,形成了一个感觉上的灰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的,它每时每刻随着太阳光而变化着,莫奈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这幅画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热爱大自然,广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变化无穷的天空都是他绘画对象。
3、《睡莲》
43岁的莫奈在吉维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这幅《睡莲》是莫奈64岁时所作的早期小幅作品。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莫奈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
4、《撑阳伞的女子》
《撑阳伞的女子》是莫奈画于1886 年悼念亡妻卡美伊的作品。人物形象很模糊,连五官和表情都看不见,但随着笔触堆叠的方向,可以感受到草原上吹拂的微风和女子丝巾上跃动的阳光。
他曾经这样描述他作此画时的感受:“在我最亲爱的女人的病床前,我发现自己很本能地在这张木然的脸上逡巡,寻找死亡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变化我已经主动迎接色彩的冲撞了。”妻子死亡时,他竟还能如此冷静地解构、分析。
5、《韦特伊莫奈花园》
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散涂的笔触急骤地涌上画布,给画面上最暗的阴影区也带来色彩。这是观察和描绘世界的一种新方式。自然界不存在孤立单一的颜色,实际上,它们的色彩随受亮程度光量的大小而起变化。莫奈便是第一位以他的绘画深入探讨这种视觉现象的艺术家。
6、《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莫奈》
《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这幅作品,和莫奈以往甚至以后的诸多作品相比较,风格是独特乃至迥异的。莫奈的印象派风景画,以户外自然光线下的色彩变化为其主要追求效果,因此有人称其为“外光画派”,而这一幅《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莫奈》显然是在室内完成的,整幅画上可靠的光源,主要来自右侧的窗子,缺少以往户外直射的阳光。
和莫奈以往不关注作品的细节处理不同,这幅画对人物、对衣服的花纹,甚至包括对背景中团扇上花纹等等细节的处理都很细致,这也和莫奈以往的风格也不相符合。
7、《冬天的国会大厦 》
莫奈生前曾经数次前往英国伦敦,并深深迷上了伦敦的浓雾、泰晤士河上的大小桥梁和美丽的教堂,创作了许多以此为主题的画作,视角独特,色彩与众不同。
关于莫奈和伦敦的雾,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在莫奈的很多伦敦系列作品中,雾都是紫红色的,当时伦敦人对此非常惊讶,因为在人们印象中,雾是灰色的。后来,许多人专门为此到伦敦大街上仔细看雾,结果才发现,由于烟囱里不断地喷出带有火星的烟火,与光发生映射,伦敦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
8、《从沼泽地观望厄普特河岸边的白杨树》
莫奈视线中的情景是纯真而自然的,表达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他笔下的物象的交融,体现了万物皆有灵气,即使一树一石亦不乏生气,一点一线皆可贯注人之生命运动。总之,画为心迹,莫奈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美、自然美的艺术意境,是一种从欣赏美到认识美、最后超越美的境界。
9、《象鼻山西边的象鼻子》
这幅画又名《埃特尔塔的悬崖》,艾特塔特石灰断崖矗立在诺曼底海岸上,因为其形象的高大奇特而被十八世纪的许多画家表现于画布之。在众多关于此景的油画作品中,以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埃特尔塔的悬崖》最为著名。
从构图上看,这是一个横幅作品,庞大的拱形悬崖占据了画幅的左上方三分之二的宽度,左侧岩壁沿着画布的左端被垂直切断。悬崖因此显出奇异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崇高感。
从色彩塑造方法上看,画家用写意的笔法表现天空和海的远景形象,用写实的笔法表现悬崖的背面和海的近景形象。以衬托出悬崖背光面和近景海面的有力的实景。在此背景的反衬下,日光直射的悬崖色彩温暖而热烈。阳光中的景物和近景海面波浪用笔粗犷、跳跃,充满激情,与严谨的天空和背光悬崖的表达方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部分的表现使整个画面形象丰富生动,色彩丰富而富于美感。
10、《花园里的女人们》
1866年莫奈创作了《花园里的女人们》,这件作品是这个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创作是在租来的房子的庭院里进行的。在这幅画中,四位女子的形象都是以卡美伊为模特完成的。据说为了绘制这幅油画,莫奈在花园里挖了一条壕沟,将巨幅画板竖在壕沟里,然后自己站在壕沟的边沿上挥笔作画,足见规模浩大。
为了尽可能在相同的日照下作画,有时莫奈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时机。为了突出四位美丽的浅色着装女性,使之更显华丽,画面上使用了大量的浓绿色,尤其是眼前坐在地上展开白色裙子、手持遮阳伞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既有林间射入的阳光,又有树木的阴影,的确是真实的再现。作品虽然相当的新颖,但未被1867年的沙龙选中。
11、《海滨公园打伞的女子》
这幅画构图偏上,左侧的小男孩与打伞的妇女形成了一个三角构图,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以绿,蓝,褐为主色调,色彩清新明快,人物的衣服颜色与背景统一,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与轮廓线,笔触大胆随意,裙摆与草的走向充满动感。
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朦胧的梦中场景,莫奈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画中的瞬间印象感觉。画中女人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较暗的色彩,表明是处于阳伞的阴影之下,而整个阳伞、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阴影区,与女人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对比,女人摆动的头巾和长裙上的绉褶也加强了画面的动感。
12、《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
印象派认为真实是转瞬即逝的视觉印象,冲破了以往的绘画成见,直接用色彩来表达视觉。《干草堆》用的就是莫奈所擅长的纯色色点并置的技术,使观者获得色彩混合和震荡的独特的视觉感受。《干草堆》是莫奈的主题绘画系列之一,它记录了干草堆在一天不同时间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印象派画家强调瞬间的视觉印象。
其实《干草堆》这一主题早在1888年时就已被想到。这种景物只有秋季才有。于是他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不断观察其光的变化。前后一共画了24幅。既有单幅的,也有成组的。角度也都不同,表现在不同时辰和不同光线的变化下的草垛形象。画面看似单调,面对几堆干草堆,画家却产生了深厚的色彩感情。
13、《威尼斯大运河》
这是莫奈发挥印象派技法表现水城威尼斯梦幻迷朦流光倒影的经典之作。
14、《海浪》
莫奈表现法国海岸浪潮波涛的层叠翻滚和变换,色彩和动感强烈,同时和上空漂浮的云彩形成了“浓妆淡抹”和“动静结合”的对比。
15、《圣拉扎尔火车站》
绘于1877年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16、《日本桥 》
一座漆成绿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桥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和绣球花环绕并保护着池塘。 水面上漂浮着粉红色的睡莲。柳树和紫藤直泻水面,使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
-更多内容关注51美术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