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珣,龙珣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珣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相传,黄帝时期有一万个诸侯国,而其中有七千个是神灵封的。天下有八座名山,有三座在蛮夷之邦,五座在中原,这五座分别是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黄帝经常到这五座山去拜见神仙,因为黄帝非常重视学习仙道,就连平时打仗的时候都不忘学习。
黄帝担心老百姓不能求得、学习仙道,于是就消灭了不相信鬼神的诸侯。另外,黄帝为了让百姓明白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便决定铸三座宝鼎分别象征天、地、人。
于是黄帝便命人在首山采铜,在荆山下铸宝鼎,当宝鼎刚被铸成,天上就飞下来一条长着长长胡须的金龙,这金龙飞到黄帝跟前,温和地对黄帝说:"天帝知道了你的事迹后非常高兴,特地命我来带你到天庭去觐见天帝。“黄帝听后就直接跨上龙背,然后回头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吧,老铁们,再会了。”群臣不愿离开黄帝,也想同黄帝一起到天上去,于是一同请求:“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说完,七十余人就一涌而上往爬上龙背,那金龙龙见这么多人都爬了上来,便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有一个人眼见正要爬到龙背上,但见众人被抖落了下来,情急之下就一把抓住龙须,可不曾想,龙须竟被抓断了,龙须就掉落在地上,就变成了龙须草。
把众人抖落下来后,金龙就带着黄帝飞上天空,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云雾中了。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注:另有传说黄帝铸鼎是因为古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到荆山察看后,决定铸鼎以炼仙丹给百姓治病。这种传说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在大禹之前,鼎一直是都是用作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就是一般的炊具,自禹铸九鼎后,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