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代,国守,一个职位同时最多能有几人挂衔?
首先这个“某某守”属于国司的一级,就叫“守”,不能叫“国守”,跟“守护”也不是一个概念。
要知道所谓“XX守”,很多属于“自称”的情况,出现百人同时挂衔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如忍城之战里面,一座小小的忍城里面就有“正木丹波守”和“柴崎和泉守”两个“国司”,个人觉得这个除了自称以外、还没什么能解释得通的。
2、其他官职如扫部头、大炊头、修理大夫、治部少辅……能同时最多有几人挂衔呢?是不是官位到了一定的品级之上,挂衔之人才是独一无二的?
扫部头是扫部寮的头头,编制一人
大炊头是大炊寮的头头,编制一人
修理大夫是修理职的头头,编制一人
治部少辅是治部省的第二副手,编制一人
——上述职务的官阶一般都在从四位下到从五位下之间,按律令制来看都是芝麻官。
3、战国时代武士阶层比较火的官职“弹正”,默认是指弹正台系统里的哪个官位?同时能有多少个弹正?是不是海量?
所谓“弹正”,多指弹正少弼、大忠和少忠,但编制都是一人。
鉴于弹正台的特殊地位(抓奸臣抓小人),因此武家喜欢自称弹正(弹正忠)。
4、德川幕府时代的官职系统有变化吗?
德川幕府发明了一个“武家官位”,等同是公家官位的翻版,出任者均为高级武士。
这样可回避公家官位的家格问题。
中国网友真的只有5个字送给日本人:都是学我们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