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审查制度的越加严格,不少导演的佳作都被禁止放映或在一段时间内禁止放映,而有些电影在国际上获奖,却在国内被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霸王别姬》,在1993年的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霸王别姬》在23部参赛影片中异军突起,一举摘取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也开创了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辉煌的最高峰——至今还无后来者达到这一顶点。很难想象,《霸王别姬》居然是一部禁片,这部陈凯歌的代表作难得的具有商业潜力,但由于触及了敏感的当代史问题,《霸王别姬》被禁止在国内电影院上映(后获准公映,但不允许做宣传,也不能参加金鸡百花等奖项评选)。不过《霸王别姬》对整个中国电影界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蓝风筝》,与《霸王别姬》获奖同年,在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来自内地导演田壮壮的作品《蓝风筝》一举拿下最佳影片金麒麟大奖,女主演吕丽萍也荣膺影后桂冠。不过由于此片涉及敏感的历史问题,没有取得国内主管部门的参赛许可,但是影片的投资中有来自香港和日本的资金,《蓝风筝》遂以日本电影的名义参赛。可没想到,这个做法更加激怒了国内主管部门,中国代表团因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一时在国际电影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此片的导演田壮壮也遭受了空前严厉的处罚,一纸勒令使其十年未能再执导筒。
《活着》,这部影片为张艺谋赢得了1994年第47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而且葛优还凭借此片登上了戛纳影帝的宝座。本片也因为与前两部影片同样的原因而惨遭禁映。因投资者为香港年代公司,故在海外均有公映。 其实余华的小说《活着》比电影更具有批判性,但为迎合大陆审查,片子做了非常多的改动,但最终还是没通过审查。
《邮差》,此片先后参加了希腊国际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与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并先后摘取了金亚历山大奖、最佳青年导演金虎奖和朱丽奖等奖项,由于此片剧情涉及同性恋、吸毒、自杀、婚外恋等等,极端放大了社会阴暗面的描绘,也使得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摆脱禁片的身份。
《东宫西宫》,作为第六代导演中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一员,张元其实在《东宫西宫》之前早就“劣迹斑斑”——1993年广电部曾经发出过一个黑名单,禁止独立制片活动,而名字位列其中的张元却明火执仗的对着干——他甚至跑到天安门广场拍摄了独立纪录片《广场》来作为挑衅式的回答,因而直接引发了主管部门对他更加严厉的监控。
在他反映同性恋题材电影的《东宫西宫》完成后,即使接到了戛纳电影节的邀请,张元也因护照被扣而无法前行,但影片已经被偷运出国,电影节组织方仍旧如期组织了放映,而张元的贵宾席位被赫然保留。这种对立做法无疑激化了张元与主管部门的矛盾。
尽管《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王小波为中国编剧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和最佳摄影奖,并在意大利托米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膺最佳影片,但此片的解禁恐怕遥遥无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