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鼹,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针鼹科动物的统称。外形似刺猬,尾很短,体长约40~50厘米。
针鼹身上有坚硬的刺,口中无牙,外表像刺猬,针鼹有呈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嘴边,舌长并带粘液,以取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硬,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
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或把有倒钩刺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
在哺乳动物中,针鼹可以算是一种长寿动物。记录表明,一只针鼹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30年8个月,而在柏林动物园有活到36岁的纪录。美国费城动物园的一只针鼹,从1903年活到1953年,共49年9个月,而且还不知道送到动物园时它的年龄已有多大。由此推断,针鼹的寿命可能超过50年。
它们最主要的捕食对象是蚂蚁,而蚂蚁是所有昆虫中生存最成功的一种,它分布在最广泛的地区。针鼹专心致志地以蚂蚁为食。它那象铲子一样粗壮的腿更适合于挖掘而不是行走,正是它们这种笨掘使得它更能适应环境。
一天中为了觅食,针鼹要来回徘徊十八公里。针鼹还会专门寻找食肉蚁。这种凶猛的食肉蚂蚁是唯一能够冲破针鼹防线的昆虫,但它对针鼹的伤害并不大,因为针鼹从食肉蚁身上得到的好处要比挨咬的损失大得多。
针鼹一天有十八个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
针鼹是夜行动物,栖息于灌丛、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等地带,白天隐藏在洞穴中。它和刺猬一样,浑身长满长短不一、中空的针刺,不过它的抗敌本领要比刺猬高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