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完整阅读本文约需流量 709KB
快来学习吧~
整个系列分为 “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 等部分,每部分轮流更新
今天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
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国际传播、全球化
信 息 环 境
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这些信息并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拟 态 环 境
拟态环境: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是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 “新闻供给机构” 去了解。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 “镜子” 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信 息 环 境 的 环 境 化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较早指出了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趋势的传播学者是日本的滕竹晓。1968年,他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问题。滕竹晓认为,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 “拟态环境” 的特点,以至于现代人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国 际 传 播
国际传播:
日本学者鹤木真曾经为国际传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全 球 化
全球化:
吉登斯为全球化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所谓 “全球化”,就是 “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的过程。
更多考研干货,点击下方关键词,一扫而光
往期精彩
【院校导学】
安徽大学
暨南大学
华中师范
中南财大
【热点回顾】
2017(1)
2016(6)
2016(5)
2016(4)
2016(3)
2016(2)
2016(1)
【来背书】
专业课神器 | 带你来背书 | 合集
【实务】
怎样应对考场消息写作
点进来,搞定你的新闻评论
如何优雅地准备论述题
【论文】
写论文你得知道这些地方
约好的文献综述,你值得点进来
你必须知道的研究方法(一)
你必须知道的研究方法(二)
你必须知道的研究方法(三)
南大核心,C刊,核心,各种期刊傻傻分不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