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新十佳景】
为了进一步发掘锦州历史文化资源,1999年锦州评选出了新十佳景观。前十句中每句前四字为景观名称。
闾山林海美名传
笔架天桥见奇观
观音洞天纳佳境
宜州大佛结善缘
万佛石窟更旧貌
古塔朝晖换新颜
崇兴双塔镇塞北
青岩老母居闾南
北镇神祠千古赞
辽沈丰碑万代瞻
胜地风光悦心目
锦州十佳新景观
锦州佳景藏头诗十首
其一
闾山自古镇幽城,
山势巍峨封广宁。
林深路险登峭壁,
海阔天高任纵横。
(位于北宁市医巫闾山风景区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风光秀丽的游览区。)
笔落沧海碧波中,
架起三座小高峰。
天下一绝景秀丽,
桥隐桥现渡众生。
(位于遐迩闻名的笔架山。从海岸到山边有一条长1620米, 宽9米的卵石小路,潮涨隐,潮落现,神奇绝妙,这就是堪称"天下一绝"的笔架山"天桥"。)
观世自在紫竹仙,
音容笑貌似从前。
洞中仍修正果体,
天外深知还有天。
(位于锦州市区西北8公里处,又称做北普陀山。山依水色,水借山景,景色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融自然,人文、宗教、历史于一体的北普陀山文化与浙江普陀山文化遥相呼应。素有"辽西第一洞天"之美誉。)
宜地景色何处寻,
州县民风更喜人。
大讲诚信多和畅,
佛祖七尊坐凡尘。
(位于义县城内奉国寺。大雄宝殿内塑有七尊9.5米高的大佛造型姿态庄重,面貌圆润,神情慈祥,是研究辽代建筑、雕塑、彩绘、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义县古称宜州。)
其五
万姿百态徒河边,
佛光普照逾千年。
石刻本属云冈系,
窟中魏碑是真传。
(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处大凌河北岸的悬崖峭壁上。石窟背山腹水,分东、西两区,佛像造型逼真,生动感人,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同属一个系统,是研究北方历史、佛教史、文化、艺术、书法的珍贵资料。大凌河古时称白狼河、灵河、渝水、徒河等。)
其六
古树新枝吐芬芳,
塔下情境更幽香。
朝阳产业蒸蒸上,
晖映全面建小康。
(即锦州老城内的大广济寺塔。创建于辽道宗三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古塔历来被视为锦州徽识,与锦城人民息息相关, 近年来尊崇古塔的锦城人民, 以极大的热情和投入修复了古塔,使古塔重放光辉,并在古塔周围开辟修建了古塔历史文化公园。)
其七
青山绿水黛含烟,
岩路陡峭九曲关。
老吾老以及人老,
母佑子孙天下安。
(位于北宁市常兴店镇西北部,医巫闾山南麓。半山腰水帘壁旁的一个天然石洞里(青岩寺),端坐着一尊神态超然自若的石雕观音菩萨,因头有点偏,俗称"歪脖老母",远近驰名。)
其八
崇礼尚德敬圣贤,
兴邦更须吏清廉。
双拥共建文明市,
塔稳如磐基业坚。
(位于北宁市内东北隅,两塔东西对峙,相距43米,因建于崇兴寺前,故名"崇兴双塔"。传说是唐朝贞观年间由大将尉迟恭监造的,但从建筑风格来看,应属辽代建筑,是国内现存辽金砖塔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双塔。)
其九
北宁人杰地亦灵,
镇庙恢宏耸山东。
神韵无须着笔墨,
祠堂也曾作行宫。
(即北镇庙,位于北宁市城西2公里的岗峦之上,始建于隋朝,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医巫闾山的山神庙。经元、明、清朝多次重修,建筑规模宏大,俏丽多姿。院内现存有元、明、清历代祭山神、重修庙宇及帝王游山诗等石碑54方,被誉为“小碑林”,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十
辽西大地起烽烟,
沈锦军民斗敌顽。
丰功伟绩千载颂,
碑文永铸人心间。
(即位于锦州市内的辽沈战役纪念馆。1959年建成,叶剑英同志题写馆名,1985年修建新馆,有序幕厅、战火馆、支前馆、烈士馆、全景画馆等。通过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电视投影、音响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和东北人民与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取 得辽沈战役关键性胜利的情景。这里已成为锦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