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的民间救援力量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民间救援队在各地纷纷涌现,救援也越来越专业。业界普遍认为,目前全国的民间救援队数量已超过350支,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越来越多的民间专业救援队被人熟知、认可,成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有益补充。
哪里需要救援,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2017年8月8日晚9时45分,洛阳神鹰救援总队伊川大队7名队员接到救援指令,携带发电机、探照灯、生命探测仪以及用于救援的单兵装备紧急赶往地震灾区。
8月9日清晨7时许,第二批来自新安县、洛阳市区的14名洛阳神鹰救援队队员集合出发,预计当晚能够与首批队员在灾区会合。
8月9日下午4时许,记者从伊川大队大队长梁绪伟处得知,他们已于下午3时许抵达地震灾区,“目前,我们正在九寨沟县政府内的九寨沟救援指挥中心待命,已有多支救援队伍到达这里,洛阳地区我们是第一支赶到的队伍。”
由于灾区仍有大量游客在疏散中,各支救援队到达灾区后均在指挥中心待命。截至记者发稿,从灾区前方传来消息,洛阳神鹰救援队已进入重灾区进行救援。
洛阳市神鹰救援队创立于2009年3月,原名为洛阳市红十字会无线通讯救援大队。2012年以来随着救援任务的扩展,救援队逐步增加了户外搜救、医疗救护、心理关怀、摩托应急、空中搜救、后勤保障、预备队等7个队,在伊川、新安、宜阳、嵩县设立了四个县级中队,在郑州、平顶山、登封、邓州等地也建立了分支机构。
张超伟:洛阳神鹰救援队是我最骄傲的事业
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也是一个情义厚重、真诚朴实的人,他做了许多常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在他的努力下,救援队已从几个人发展到39人,活跃在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等活动的第一线,成为洛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是我国第一支民间组织成立的通讯救援队伍。
救援演练:
图片
图片
四川茂县山体垮塌救援:队员们进入灾区核心区域,利用携带的生命探测仪、单兵装备、锹镐等装备,与现场武警官兵相互配合,开展救援。救援现场,一面是湍急的水流,另一面是碎石滚落,队员们一边用生命探测仪搜索,一边争分夺秒挖、撬碎石,搜寻被掩埋者。
东方之星”沉船救援:“我们的任务是在外围布防,就像给搜救现场加上一层防护网,确保在夜间船体起吊扶正过程中,第一时间营救失踪人员,打捞遇难者遗体。”洛阳市神鹰救援队队长张超伟说,船体扶正当夜,神鹰救援队成为唯一被批准进入封锁区的民间救援队,距离 “东方之星”最近时仅有50米。
洛阳神鹰救援队队员在合力移走石块
队员白仪斌拿着手电在废墟中搜寻
云南鲁甸地震救援: 救援现场杂乱不堪,原来的屋顶因地震变成了现在的石板,并且还有交叉。在周边,还有不少大小不同的石头,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滑落。
“白队,怎么样?里面什么情况?”神鹰救援大队队员黄建平询问刚进入石板空隙的白仪斌队长。白仪斌腰处绑缚着一根救援绳,慢慢地通过两块石板的交叉空隙,进入石板下方,查看情况;而在高处,两三名队员正缓慢地下放绳子,避免白队长发生意外。救援经验丰富的黄建平告诉记者,他们这样做,只是不想放过一丝机会,因为两块石板下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