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万区间争斗一向激烈,不能要求处处到位,毕竟价格在这摆着呢。但是,一向由合资车说了算的市场,这次出现了一位有话语权的自主车。全歼合资车有点难度,但是照目前形势来看,先干掉韩系没有问题
从博瑞开始,吉利产品线正式进入第三代。用吉利汽车设计高级副总裁彼得·霍布里的话来说,就是“高颜值、大气、细节设计精致”,想让中国消费者接受我们那必须先做到这几点。不可否认,博瑞、博越都成功做到了。
外形设计五花八门,有的保守、有的激进,有的线条分明、有的圆润至极。当我被各家设计用繁琐的设计理论洗过脑后,越加发现喜欢一辆车外观设计与否只是一个词“眼缘儿”,或者用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顺眼”。
吉利第三代产品风格。进气格栅成盾形,标志性的“水滴回纹”将盾形充满。在“水滴回纹”之上配有两种装饰条,这点同博越保持一致,与使用圆形装饰条的博瑞相比,吸入感没有那么强。前大灯组使用的是流行的鹰眼设计,LED日行灯、雾灯都集成在下格栅上。
帝豪GL的侧身线条修长。内凹式双侧腰线贯穿车身,配合“溜背式”设计,让帝豪GL的侧面有轿跑的感觉。这种设计很好地拉伸了侧面视觉,让车身在视线上变大,变得更加动感。
“自主品牌都在拼内饰设计和用料。”吉利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这样和我说。是啊,从今年我试驾过的车辆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内饰设计和用料上几乎没有差距,有时甚至做得更好。坐进车内,第一感觉就是没有那种我们常说的“新车味道”。设计院工程师介绍,帝豪GL的座椅、侧围内饰板、车身附件均采用了诸如水基涂漆、低气味的水溶剂PVC面料、水性粘结剂等环保材料和工艺,所以我们常常能察觉的新车味道,在GL里是闻不到的。同时,帝豪GL车内还配备了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监控车内外空气质量,自动切换内外循环,并通过带有净化技术的空调系统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
握住方向盘,我看到了“ACC”按钮。自适应巡航系统在这个级别的车上都已经配备了,看来GL这是要把号称配置王的韩系车拉下马!在海口的高速上使用一下还挺顺手,只是在仪表盘上的车距显示只用了一条电子线条,不是十分明显。作为ACC集成模块的一部分,预碰撞安全系统也是辅助安全系统亮点之一。胎压监测、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和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更是加分项。
动力方面,帝豪GL有两款发动机可供选择。作为主力消费车型,1.3升涡轮增压车型是我的主要测试对象。由于这款发动机搭配的是6挡双离合器变速箱,试驾之前心中还是有些疑虑。毕竟被各种双离合器折磨的痛楚已在我的内心形成了很大面积的阴影。从实际驾驶感受来看,这款来此格特拉克的6DCT双离器变速箱超出我的预期。换挡的顺畅程度和大众的DSG双离合器变速箱一样,只是节奏略慢,调校表现要比其他厂家车型上配备的DCT稳健许多。可靠性则需要时间来考量了。
这辆车开起来很沃尔沃,这就是经过一天长距离试驾后的总体感受。转向很紧凑,姿态偏硬,这和负责调校底盘的公司——LeanNova有着很大关系。毕竟路上跑的沃尔沃都是出自他家之手。
说到合资车,不可不提韩国车,对此我是有些嫉妒。在韩国,韩系品牌是韩国人的首选,当然前提是韩国车足够成熟。在走过闭门造车、单纯模仿、借鉴合作这些必经之路后,吉利已初露杀手本色,经历沙场磨炼后,一定能成为合资杀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