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是检验一个国家发展快慢的标准,如今这个科技为第一的时代,各个国家都很注重科技的创新以及研发。大家都知道由于之前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其他国家想比是比较落后的,但如今我们和很多国家比已经是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是经济,科技还有武器。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并不是中国,而是二战时期主要对抗德军的战斗机
雅克-9设计目标主要为在中低空对抗德军主力战斗机(主要为Bf 109G系列和Fw 190A系列),除了应付空优任务外,雅克列夫设计局也持续改良此机足以进行空优以外的对地支援任务。新中国刚成立不就购买了该机型,并首次运用到朝鲜战争中,与美军的P-51D和F-82G战斗机作战。
本机以低价的数量优势在1942年后渐在东欧上空取得和德方的平衡,也取代了前身的Yak-1和早期的主力机型伊-16,成为新的主力机型。
但因为面对着侵苏前就有两年实战经验的德国飞行员,本机也损失较大而且很多飞行员在未熟手前就战死,但最后终于在生还的飞行员经验丰富后取得制空权。
二战以后,南斯拉夫设计师Sivar、Znic、和Popovic以Yak-9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名为S-49的战斗机一直服役到50年代。
战后Yak-9大量援助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是当时在东线的自由法国空军也使用Yak-9并带回国内继续使用,中国和北朝鲜还以其参加了韩战。不过此时Yak-9已嫌落后,使即使进入喷射机时代初仍然持续生产到1948年。
Yak-9的设计极为成功,各种改型不断产生。为了增加飞机的航程,一种改型增加了附加油箱并使得燃料容量达到675升而航程达到了1400km。这就是Yak-9D,这里D表示"Dalnosty"意为"远程"。Yak-9D于1943年春投入服役参加战斗。
雅克-9战斗机(以基本型为例)采用单人座舱,下单翼布局,后三点式起落架。针对当时苏联航空工业迁至林木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的特点,飞机机翼全部用木材制成,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以帆布蒙皮,很少使用铝合金件。动力装置为1台BK-165型12缸液冷活塞发动机,功率925千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