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有空调和冰箱,古人也没被热死,他们的降温妙招是?

0
分享至

最近问朋友们想看什么内容,大家的答案都很一致,凉快的。还有朋友放出了:「什么东西让我凉快,我就喜欢它!」这样的话,也是毫无原则地很有道理啊~

毕竟,这天实在是太热了!原本四月顶层靠窗的无敌乡村美景工位,到了夏天却成了个烧烤架,我就是架在上面慢火烘烤的肉串,烤到焦黄,烤得冒油…只有靠近空调出风口才觉得活过来了。

我想不到,这种天气离开空调要怎么活。可没有空调的古人,也过得好好的,他们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今晚带大家穿越到古代,看一看古人都是怎么避暑降温的。

芍药姑娘 Vol.410

x

天然降温好方法

每年我都觉得,今年的夏天是最热的。如果按这个规律推算,几百几千年前的夏天,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是很凉快,很宜居的了。

但没有经历过21世纪酷暑的古人,也觉得夏天很热,况且他们还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古装,三伏不好熬啊。

高温激发了古人们的创造力,各种降温的方法层出不穷。

整座房子就是天然的生态空调

首先,他们在房子选址和建造的时候,就为夏季高温做好准备了

坐北朝南、依坡而建,前低后高,屋前是鱼塘,三面环树…这样的环境使屋子里夏天也很凉爽。

四月老家的一些房子,如古镇古村落里的一样,建造时就设计了冷巷和天井,构成生态空调,夏天呆在里面阴凉舒爽。

当然,这一方法到现代就不管用了,特别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买房要考虑更多现实问题,而不是夏天凉不凉快。

冰块,降温冷藏效果佳

夏天,当然不能没有冰,各种花草冰棒、冰桶、冰格我们都已经写过了。我们冻冰是为了吃,古人也爱冰,但主要用来降温。

古代的冰来之不易,老百姓是没得用的,用冰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看古装剧就知道,宫里用冰都是有份额的,只有受宠的娘娘还能任性用冰。

华妃娘娘最受宠的时候,

才有资格用这么一缸大冰块。

古人在冬天时凿河面、湖面的冰,贮存于冰窖中,到了夏天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冰窖只有有钱人家才有,皇帝家的冰窖是最大的,自己和后宫分了之后,剩下的冰会赐给大臣,能被皇上赐冰那可是极大的荣宠。

用冰也有讲究,古代人专门发明了冰鉴(hàn)来盛冰。冰鉴分内外两层,外层放冰块,内层可以冰果蔬和酒;顶上有孔,凉气会从孔里往外冒,是古时候的空调冰箱一体机。

按现在的说法,古人们为了避暑还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纳凉,也叫乘凉。

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他表示纳凉一定要马上行动:「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柳树、湖、船、莲,从秦观《纳凉》一诗可见,乘凉大多要去有水,有植物的地方。

大树底下好乘凉

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前人栽树后人(才能)乘凉」。大树能避免阳光照射,降低体表温度,这些大家熟悉的俗话都是古人的乘凉经验之谈啊。

杨万里爱夜游,会于夏夜走进竹林深处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古人们常在院前屋后栽种竹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竹子苍翠幽静,风吹竹动送清凉。

他们还在树底下搭凉棚,夏日里邀三五好友,饮酒作对、下棋谈天岂不妙哉。而少女们的夏日消遣是在树下喝茶食果,作女红。

爬藤类植物下也是乘凉好去处。在院子里栽一棵葡萄树,夏天可纳凉,秋天能吃果。

四月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说法,中秋之夜,在葡萄架下赏月,还能听到嫦娥和小兔子讲悄悄话,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葡萄架下,至今不得而知。

丝瓜架、黄瓜架,各种花架都可以,置一把摇椅于架下,握一柄蒲扇,午后小憩片刻,快乐似神仙呐。

水边纳凉,赏荷戏水两不误

乘凉不往林中树下去,就往水边走。

自古以来,人们在夏天都爱「亲水」。现代有游泳、漂流、各种刺激的水上娱乐,古人亲水则文雅得多,常有的经典项目是游船和赏荷。

南方人最爱亲水,古时候「大暑赏荷」在苏杭等地颇为盛行。据传,当时临安(现在的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在西湖边集体纳凉赏荷的风俗。

西湖的荷花,今年夏天我还没来得及去看一眼。

树下和水边,不仅物理温度低一些,心理上也让人觉出凉意。就如每天我们放的美景、绿植图,泥萌看了是不是凉快许多?

日常用品,降温小能手

上面的避暑方式比较隆重,很多都是有钱人的享受。古代还有一些日常家居用品,也是很好的消暑降温小帮手。

比如纳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扇子。蒲扇、团扇、竹扇、羽扇、折扇…除了是才子佳人装点门面的必备道具,还是降温神器,达官显贵、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它。

诸葛孔明应该是最怕热的古人

常年一柄羽扇不离手: )

至今它都是夏天常备品

夏夜睡觉,不开空调常常会被热醒,没有空调的古人,则发明了床上降温三件套:竹凉席,竹枕,竹夫人

竹子真是自然界降温最棒的植物,看竹,听竹,还能做成清凉的竹制品。躺在竹席上,枕着竹枕,抱着竹夫人,夏夜再也不难熬了。

竹夫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抱枕,可抱在怀里,可搁脚,供人取凉。

穷得连竹夫人都抱不起的人,还可以抱冬瓜。白天把冬瓜浸在井水里,晚上捞出来抱着睡觉,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食物、香气来避暑

凉爽的食物也能让人快速降温。有钱人家用冰块、冰鉴来冰镇食物和酒水,穷人也有妙招,地窖和水井也能当「冰箱」用。

很多70、85前生人小时候,应该都吃过井水冰镇的西瓜吧。夏天把西瓜沉到井底,放上大半天,晚上捞出来吃就透心凉了。

古人还有喝凉茶,食荷叶等来消暑。宫里有御医特制的香薷汤、暑汤等汤剂,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等丸药,是可以吃的避暑药。雍正帝还发明了「避暑香丸」,用香气来避暑也是很高级。

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说过,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如果电扇、空调都不能使你凉快,也只有跟自己说「心静自然凉」了。这是最难做到,却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避暑法。

古人的避暑法凝聚了许多智慧,

有很多我们今天还在用。

你有什么厉害的降温小妙招?

请没有保留地说出来,

拯救我这只将热晕的公号狗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找到了砍树人,已找不回“迎客松”,如何处罚愚昧无知者

找到了砍树人,已找不回“迎客松”,如何处罚愚昧无知者

谭浩俊
2024-06-03 07:55:02
江苏35岁包工头顾培华,无法接受妻子身份,被妻子绑葡萄园活埋

江苏35岁包工头顾培华,无法接受妻子身份,被妻子绑葡萄园活埋

安妮Emotiong
2024-05-28 19:43:32
日本军方发声:发现中国军方近期有两件事很反常,日本已做好准备

日本军方发声:发现中国军方近期有两件事很反常,日本已做好准备

阿珂谈汽车
2024-06-02 13:18:23
1996年,数十万解放军准备武力统一台湾,临行前战士深夜写下遗书

1996年,数十万解放军准备武力统一台湾,临行前战士深夜写下遗书

知否否
2024-06-01 09:33:35
交警躲起来查电动车,被路人怒斥是“土匪还是警察”,网友:恶心

交警躲起来查电动车,被路人怒斥是“土匪还是警察”,网友:恶心

三月柳
2024-06-02 15:31:37
这哪像47岁的人啊,简直就是30岁嘛!

这哪像47岁的人啊,简直就是30岁嘛!

小米虫侃人物
2024-06-03 09:07:40
湘西南“大动脉”新新高速赤木特大桥加快建设

湘西南“大动脉”新新高速赤木特大桥加快建设

央广网
2024-06-03 11:40:27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基本常识
2024-06-01 23:45:22
中美已谈妥,奥斯汀对华作出保证,美航母主动避战,亚太格局骤变

中美已谈妥,奥斯汀对华作出保证,美航母主动避战,亚太格局骤变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3 09:01:37
厉害了!这都能被查出来!

厉害了!这都能被查出来!

港港地
2024-06-02 10:01:22
施方已任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任杨浦区副区长

施方已任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任杨浦区副区长

澎湃新闻
2024-06-03 11:50:27
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娇羞扭动,疯得不像正常人

罗志祥在泰国“变性”后重新出道,娇羞扭动,疯得不像正常人

听风听你
2024-06-01 23:32:24
赖清德请求对话,大陆代表团抵台,不到24小时,解放军划下落弹区

赖清德请求对话,大陆代表团抵台,不到24小时,解放军划下落弹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5-29 12:54:46
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大揭秘!六七月关键期要关注!

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大揭秘!六七月关键期要关注!

饭桶说史
2024-06-02 18:29:31
乌克兰打击俄罗斯1200公里深处目标!俄境内多地遇袭

乌克兰打击俄罗斯1200公里深处目标!俄境内多地遇袭

项鹏飞
2024-06-01 15:13:21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暂停向俄罗斯供货!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暂停向俄罗斯供货!

杂谈空间社
2024-06-02 12:13:15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口出狂言的小马科斯,当着解放军代表的面,提到了“开战”两个字

口出狂言的小马科斯,当着解放军代表的面,提到了“开战”两个字

仰望沧海
2024-06-02 11:42:55
结婚多年,在我面前一直性冷淡的老婆,没想到竟有如此疯狂的一面

结婚多年,在我面前一直性冷淡的老婆,没想到竟有如此疯狂的一面

封河日丽
2023-05-23 12:44:05
法国:以色列资格被取消!

法国:以色列资格被取消!

占豪
2024-06-02 03:21:58
2024-06-03 13:20:49
芍药姑娘
芍药姑娘
八百万种和植物有关的生活方式
207文章数 8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亲子
房产
教育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数码要闻

Zen5架构公布,AMD官宣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7月开售

亲子要闻

孩子生病坐在椅子上打点滴,妈妈反倒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一句话感动网友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教育要闻

中文之美,转给有娃的家长吧,国学文化,每天学习一点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