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会羡慕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艳福,历史上偏有这么一位皇帝,后宫虚设,只有一位皇后。
这位皇帝就是结束了中国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分裂的隋文帝杨坚,而他的皇后则是自少年时就与他患难与共的独孤伽罗。杨坚还为独孤伽罗立下“无异生之子”的誓言,其五儿五女,都是二人所生。
历史上往往将独孤皇后和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相提并论,认为她是一位贤后。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史书记载独孤皇后早年“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有仁爱之心。因为隋文帝对独孤皇后言听计从,与隋文帝被并称宫中“二圣”,独孤皇后对朝政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后世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也被称为“二圣”!
独孤皇后到了五十岁,隋文帝对她的宠爱也是丝毫未减,唐朝时人们都还因她执意煽动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戏称其为“宠妇”。隋文帝因独孤皇后的原因早年多次拒绝进献美女,也没有宠幸过其他女子,作为皇帝,这种专一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晚年的隋文帝却“临老入花丛”,喜欢上了一个宫女,独孤皇后知道后,趁隋文帝上朝之时将那宫女杀死了:连历史上被称为“毒后”的吕雉想杀汉高祖刘邦宠爱的戚夫人都要在其死后,独孤皇后作为鲜卑族女子的“悍妒”之气也是不让前人了。
隋文帝知道后很生气,独自骑着马跑进山谷,大臣高颎、杨素追赶了二十多里才拦住他,抓住马缰苦劝。隋文帝叹息说:“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劝说:“陛下怎么能因为和妇人生气就不顾天下呢!(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隋文帝平息了一些怒气,半夜才回到宫中,独孤皇后流泪请罪,隋文帝于是原谅了她。
独孤皇后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不止对丈夫隋文帝决不让步,甚至连儿子也要强制干涉: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但杨勇不喜欢太子妃而宠幸其他妃子,后来太子妃死了,独孤皇后觉得是杨勇和妃子害死了太子妃,因此讨厌他。二子杨广知道母亲的喜好,就故意装作只宠幸一个妃子以表示专一,博得了独孤皇后的喜爱。独孤皇后用微小的过失废除了她不喜欢的太子杨勇,许多大臣都极力反对,但隋文帝只听信独孤皇后的话,终于还是改立了她喜欢的二子杨广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
独孤皇后对大臣则更是过份:高颎是隋王朝的开国功臣,其中在消灭南方的陈政权统一全国中更是担任总指挥,可说是隋朝的第一功臣。独孤皇后先是因高颎称她为“一妇人”而讨厌他,后来高颎的老婆死了,恰好小妾在这时生了孩子,独孤皇后认为他对不起原配就更加憎恶他,开始诋毁他,隋文帝听信独孤皇后的话罢免了高颎的官职。只要独孤皇后看到有官员的小妾生了孩子,独孤皇后一定会劝隋文帝罢免他的官职,隋文帝每次也都按皇后的意思办理。
独孤皇后的“妒妇”之威已经遍布整个朝堂了,可能上天也看不过去了,独孤皇后在公元602年逝世,谥号“文献皇后”。
隋文帝在独孤皇后死后,因为年老孤独又宠幸了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后来隋文帝生病,杨广在进宫探望时调戏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告知隋文帝,隋文帝大怒说:“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隋文帝虽然明白了独孤皇后误国,但为时已晚,他想召见被废的太子杨勇,可是已经不可能了。此时宫廷内外都是杨广的亲信,当夜隋文帝就暴毙了。
继承帝位的隋炀帝将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也纳入了后宫,这是少数民族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父亲女人的风俗吧,但父亲杨坚是汉人,他的鲜卑姓“普六茹”是赐姓,难道是杨广是继承了母亲独孤伽罗的鲜卑遗风吗?史书将杨广和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的这种关系称为“烝”, 在先秦以后都是不合礼法的,即使是先秦时代,遵循礼仪的鲁国也将“烝”视为不合礼法。
隋文帝将“误国”的罪名都推给独孤皇后是非常可耻的,作为君主、丈夫、父亲,他都是一个失败者,如果不是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怎会因听信妇人之言为隋王朝二世而亡埋下伏笔,最终也致令惨死结束生命,隋炀帝可说是罪有应得了。而独孤皇后因为个人的喜好就擅自废立太子、罢黜大臣,直接导致了隋王朝如暴秦一样二世而亡,为后来李渊夺得天下建立大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唐王朝而言,独孤皇后无疑也是功不可没的,唐太宗没有将独孤皇后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位列首席,还真是让人费解的事情啊!
在古代,“妒妇”是很大的恶名,独孤皇后也是不幸的,如果生在现世,她应该会是高举女权主义大旗的急先锋吧!
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将个人喜好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的,都是会遭到唾弃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