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匕
周先庚
汉字心理的实验
阝 勹
廴 匚
厶
![]()
周先庚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
1926年秋,创建了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在清华大学执教21年,获“永任”奖状。1938—1948年曾任心理系主任,还兼过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校的课程,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198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1982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编委,1984年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顾问,1985年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顾问,1986年应聘为北京心理学会顾问。
周先庚先生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他的成果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他热衷于心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与改良,曾发明“四门速示机”并写出论文在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他还撰文分析汉字的完形结构,提出汉字分析三要素,即位置、方向及时间连续,为实验工作提供基础。1931—1937年周先庚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1934—1935年周先庚在北平私立协和医学院脑系科指导皮肤电反射的研究;1935—1937年周先庚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与陈立合作,在昌平南口机车厂进行了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查研究,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调查实验研究;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调研工作被迫中断。抗战前夕他曾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省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一条7~70岁受试者的识字能力曲线,当时心理学界称它为“先庚曲线”。
周先庚曾发表过多篇工业心理学论文,如“发展中国工业心理学之途径”、“中国工业心理学之兴起”、“工人心理考察”、“工厂建议制度”、“交通与工业安全问题”等。此外,周先庚还从事过颜色爱好和大量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1937年第十一届国际心理学年会上宣读过他的论文“一个实验情绪的新方法”;1943年在昆明举办过工业心理讲习班;1948年在第十二届国际心理学年会上宣读过他的论文“关于麦独孤本能与动机的理论问题”;1958年在北京参加了“操作活动合理化研究班”的讲课,直接把工业心理学的知识传授给工业技术人员。
主要著作为:《谈天才》(与郑芳合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心理学纲要》(克雷奇等人的译本,上下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社会心理学》(J.L.弗里德曼等人的译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周先庚先生轶事一
一位年轻人,西服外面套着实验衣,口袋里插满了刀、尺、锯、钻,你该以为他是一位工程师,谁会看出他便是教育心理学教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会长周先生?他有一时学过机械,有一时学过图书馆学,终于因为对人生这个东西想找到科学的解答,而从事心理学的探讨了。从迈尔斯学到了实验心理学,而他所崇拜的乃是构造派的铁钦纳。
周先生是受了科学洗礼的人,他常常教人以做事必须拿出科学精神。科学性是很难说的,但周先生的科学精神则是仔细,当然,周先生自己便是“顶Scientific”。比如说,他可以把他所写的每一张纸片都分门别类地藏起来,他能够发现那从来没有人注意的保持曲线和遗忘曲线的分别。
![]()
(周先庚在实验室的工作照)
笛卡儿的哲学由冥想而来,周先生也是对于什么小的事情都会坠入沉思的。据说在斯坦福的实验室里,他看见白鼠在壁间嵌着的书架子上面爬,他想到了也许可以另外发明一类迷寓。果然,后来铁钦纳晓得了便根据这种暗示发明了升降式谜宫。但周先生终是反对行为派的,因为行为派太忽视了内省。提起行为派,周先生便会痛得很切齿,即把拳头在桌子拍着加以驳斥的。
对于学生,他是那样的希望着他们有所成就,报告做得再多,但是不怕麻烦替你改的。有时他会瞪起眼睛来向你发脾气,但不要紧,周先生就是孩子气的呀!周先生懂得实验心理学,因此有许多坠入情网的青年们常去讨教;但无论周先生晓得怎样多,对于那变化得和夏天的云彩一样的少女心,终归是因了心理学的幼稚而周先生不能给他们以满意的门径。除了心理学,据说周先生对于经济学也颇有研究。
周先生是忠于他之所学的,便是做游戏也要捡那有心理学意味方面的运动。周先生特别喜欢网球。功课完毕太阳西,有时可以看到教授夫妇架着铁驴,一前一后地向网球场进发了。【摘自《清华周刊》】
周先庚先生轶事二
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东南角是我们敬仰的西南联大四烈士墓。在墓园大门的对面有一间保留至今的西南联大的教室。我每次从西南联大四烈士墓出来,看到这间教室总引起我深深地思念。
那还是1939年的事。这一年秋末,我作为联大心理学专业的新生找到了这间教室,这是联大心理系的办公室。教室的一半是一个小教室,另外一半是心理实验室。学生上课和自习、老师自修、实验、开会、办公都在这间教室里。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系主任周先庚教授,而且从此,我在这间教室里度过了7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活。我最思念的周老师在我初进大学时,引导我进入心理科学的大门。在大学毕业后,我考入清华大学理科研究所心理学部读研究生,周先生又是我的导师。整整七年,他对我作了无数次指导讲话。在他每次的指导和意见中,都蕴含着智慧、广博的知识与理论深度。讲到兴奋处,他常常会忘了吃饭。在周先生的引导下,我对心理学从无知到有所认识,之后又指导我在心理科学的广阔天地中进行不懈的探索。
![]()
(1932年,周先庚与夫人郑芳摄于清华工字厅)
周先生一家五口,周师母虽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但在抗战期间的昆明却找不到工作。周先生家中还有一个患慢性病的孩子,每月需大量的费用为孩子治病和养病。可以想象,在极度贫困的旧中国,周先生过的是很贫苦的日子。我多次去周先生家,见到全家饭食简单清淡,常年是白菜挂帅;周先生瘦高个子,脸色不见红润,嘴唇总略显苍白,显然是营养不良。他一年到头穿着从北京带来的灰色西装上衣,冬天穿着灰色带格子的花呢大衣。在昆明期间再没见他穿什么新衣服。他的工资由于通货膨胀太猛导致支付全家费用实在困难。周先生的担子很重,教学任务繁重,系里的工作繁多,毕业生的论文有不少他都要细心详阅并提出意见。我的研究课题和论文都是在他的细心和多次反复指导下才完成的。虽然他身体欠佳,生活劳累,教学与系务工作繁重,但他每次对我的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时总是那么精神抖擞,滔滔不绝,就好像一位精力充沛的青年人。每一次这样的指导谈话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感谢他对我不知疲倦地精心指教,让我从中获益不少。同时又让我深感不安,他的担子如此繁重,还要为我付出那么多的精力,我佩服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敬业的高尚情操。
他爱他的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在昆明期间,在他的教育和培养下,曹日昌留学英国,回国后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家治学长从昆明赴美留学,回国后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任研究员;他是研究人工智能颇享盛名的专家,也是在这个领域最早开展研究的知名专家。彭瑞祥学长在心理研究所是研究感知方面有成就的研究员。同级学友马启伟是清华大学马约翰教授的儿子,他继承父亲的事业,从美国春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体育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他潜心研究体育运动心理学,在担任北京体育大学的校长时,对体育运动心理研究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他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林宗基学长在昆明考取留法公费生,回国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任心理学教授。同级学友李宗蕖在上海师范大学主讲儿童文学,他的讲授将心理学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很有造诣。
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对我严格要求,反复教导我要下功夫打基础。他常说这是清华的精神。就是说,基础越坚实,研究才自如。至今他的话语仍在我的耳际回响:作学问要打好基础,作学问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有了基础,研究才有奔头。我牢记导师的教诲,因此,在近二十多年来,在从事教育心理和跨文化心理的研究中,我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我三次应邀赴美国参加国际心理研讨会,一次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心理学大会,一次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到台湾参加国际心理学研讨会。此外,我还担任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全国社会心理学大会作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专题报告,周先生坐在第一排的位子上十分专注于我的发言。我讲完后,他向我表示祝贺,并且连连点头说:“好!好!可以再做下去。”二十多年来,我每次去北京开会都要去燕东园看望他,每次都长谈很晚。一次,我们的谈话从上午十点一直谈到次日凌晨两点,两人竟忘了吃饭,后来只买到两个麻花充饥。在谈话中,周先生关心我的跨文化心理研究,一再说这项研究很有意义。
我于2002 年底终于完成了我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四个民族的跨文化心理的调查研究,并写成了论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四个民族的二十年跨文化心理研究》。这是周先生生前多次鼓励我做的研究项目。论文现已在我国心理学权威学术刊物《心理学报》发表。
在完成了我这一课题后,我又一次走过这间教室,周先生讲课的声音、面貌、动作,特别是对我多次孜孜不倦指导的讲话都历历在目,宛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张世富记述,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6级研究生)
![]()
本文摘编自:钱颖一、李强主编的《老清华的社会科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301-305.)
![]()
(本文首发于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公众号)
责任编辑 | 吴卫国
执行编辑 | 张素荣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了解更多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