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便了许多,购物、买菜、打出租,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转账、消费了。支付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免去了携带大额现金不方便和不安全的烦恼,却让我们在享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也承担着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二维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二维码的骗局也在生活中层出不穷。从央视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名通过朋友圈销售化妆品的微商,赵某,被一个微信昵称为“美美”的骗子通过二维码骗走了1500元。
第一步,美美首先通过微信联系赵某,声称要购买一只眼霜。第二步,付款时,“美美”让赵某进入微信钱包首页,将付款二维码发给她,她扫码进行付款。赵某按照对方说的将二维码发了过去,但是对方说二维码超时失效,让再发。于是赵某又重新发送,前后一共发了三次。之后,短信提醒赵某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已分三次消费共计1500元。
这个“美美”是如何成功骗走这1500元的呢?
原来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付款二维码,一种是收款二维码。本来作为卖家赵某应该将“收款二维码”给“美美”,但是赵某却误将“付款二维码”给到了“美美”,导致了自己的损失。通常我们直接点开微信“钱包”,显示的是“付款二维码”,收款二维码在下方需要点击“”要我收款”方才显示。
我们知道,平时转账、发红包给别人,如果你设置了密码,在交易时是需要你输入密码才可以付款的。例如微信,转账需要密码,发红包需要密码,向平台支付需要密码。(未绑定银行卡的微信钱包,可以无需密码直接转账)
但是在超市、商场购物时却不一样,我们使用的是“收付款”功能。打开“付款”功能后,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及条码,商家使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快速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即可完成交易。
(此图是截图微信钱包,而支付宝的收付款二维码页面不能使用截屏。)
在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的支付管理规则中,有这样一个关键:
虽然为保证资金安全,付款码每分钟会自动更新。但是在安全系统保护下,每笔小于1000元订单无需验证支付密码,大额支付需要验证密码。同时,安全系统会对可疑交易进行拦截。
支付宝除了以上规则外,还有一条是:首次使用,需要网络才可以进行支付。之后,无需网络也可以支付。
让我们深入想想:
如果你的手机丢了,别人没有你的支付密码,或许无法把你账号里的钱靠“转账、发红包”等方式转走,但是他可以通过“收付款”的页面,扫描你的“支付二维码”,从而让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消费。如果你的支付方式中余额宝、或者绑定的银行卡钱很少,可能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但如果你绑定的是信用卡呢?只要每笔订单小于1000元就可以免输入密码,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你的“付款二维码”刷爆你的卡,造成巨大损失!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曾经笔者以为,设置指纹支付,购买了支付宝保险就可以对网上支付安枕无忧了,谁知竟然在天天都在用的“收付款”功能上有这么大的“漏洞”!
朋友告诉我一个方法,平时将“收付款”的功能关闭,在需要时再打开。这固然有点麻烦,但是可以更好地避免任何捡到你手机的人使用你的“付款二维码”进行消费。
微信的操作是:
第一步,打开“钱包”,选择“收付款”;
第二步,进入“收付款”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
第三步,在页面下面出现的两个选项中,选择“暂停使用”。在出现的小弹窗中再次选择“暂停使用”。
支付宝的操作也是类似。进入支付宝,选择“付钱”,(由于支付宝的“向商家付钱”页面不能截屏,我用文字描述),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竖点,选择其中“暂停使用”,然后选择“确定”,即可关闭付钱功能。
不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在关闭“收付款”的功能后,再次使用时都需要输入密码重新打开,这样就可以避免任何人都能使用你的手机进行消费。
小贴士:
1.发现微信被盗,手机丢失时,可将微信账号暂时冻结,紧急冻结电话:95017
2.勿轻易点开和支付他人发来的支付链接
3.在“支付管理”中开启“手势密码”,进入钱包时需验证手势。(但是经个人测试,只在第一次进入钱包时需要验证手势,后面就是直接进入了。)
4.支付宝客服热线:9518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