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霰弹枪?散弹枪?散射枪?
军迷春节聚会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各种谈资。比如到底是“霰(读音xian,同“线”)弹”还是“散弹”,就很值得一谈。
在汉语体系下的严格枪械术语中,与英文“shotshell”和“shotgun”对应的,只有“霰弹”、“霰弹枪”;而不存在“散弹”,或者“散弹枪”一说。但确实存在另一个含义与“霰弹枪”高度相近、基本上可认为是同义词的术语“散射枪”。
“散射枪”对应的则是英文术语中的“scatter gun(泛指任何类型的霰弹枪)”。然而就像“scatter gun”这个词汇在英语中因为基本无人使用,而已经属于死亡词汇的境地一样;汉语中的“散射枪”,也只能存活在一些专门记载各类术语的轻武器理论工具书籍中了。
图:一种典型的泵动式霰弹枪,被老枪匠改装成了剖面教学模型
图:一发剖面展示的霰弹
图:在化工行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塑料以后,使用塑料弹托结构的霰弹成为了主流设计
霰弹是一种用于滑膛枪械的定装弹药,它用厚纸或者塑料制成主要的壳体,弹壳底部则由黄铜等金属制成,底火镶嵌在弹壳底部中央。在霰弹的内部,通过隔片、塞垫、弹托等物体,将发射的弹丸和火药进行分隔;这样做能有效的提高气密性,使弹丸能够更好的利用燃气的能量获得更高的初速。
图:所谓霰,就是天上下这样的小雪球、小冰雹
图:霰弹枪用的则是铅丸或者铁丸
因此霰弹的关键,就在于开枪之后,往往落下的散开的、命中一片区域的弹丸群。国内在翻译shotshell的时候,其实用霰、用散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国内在翻译上素来有“信、达、雅”一说,本身就是代指天气情况的霰字,无疑在“雅”上彻底压倒了直白而缺乏联想余地和意境的散字,更得文人青睐。
由于霰弹是针对近距离目标的低压滑膛枪械,弹丸不需要与枪管内壁进行紧密的接触——比如线膛枪的话,弹丸是要变形嵌入膛线的凹陷区域中的;因此同一种弹壳的霰弹,可以更换各种各样的弹丸,实现不同的性能取舍,灵活应对各种目标。
图:鹿弹、鸟弹、独头弹的弹丸对比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弹丸比较小的话,重量就轻;由于飞行惯性不够,它在空气中飞行的速度会很快衰减下来,有效射程非常近,单发弹丸的杀伤力很小。但是小弹丸可以在一发霰弹里装的更多,在近距离上,一枪就能打出更绵密、更大的命中面积。
这也是霰弹中“鸟弹”“鹿弹”等弹种的关键区分,打鸟类一类的霰弹,弹丸就小而多,最大有效射程很近;而打比较大动物的霰弹,弹丸就大而少,有效射程更远。而最极端的,就是一发霰弹里只装填1颗弹丸的独头弹;威力最大、射程最远、打的也最准。
由于“霰”这个词在生活中已很少被大众使用,它的含义和准确读音经常被人搞错,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虽然字面上不被官方认可、但是含义却异常贴近枪械本身特性的错误称呼“散弹枪”,一定还会保有异常强大的生命力,继续流行、生存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