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宴客切勿流连
今天来说“宴客切勿流连”这一句。
很多人对这句话不解——没外人时咱可以省着点过,可请客时怎么可以不排场一点呢?盛情而隆重,这不正是咱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嘛!
其实,你可能没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宴请时不能隆重,而是说不可流连,“流连”才是这句话的关键所在。什么是“流连”,就是过分耽于美食酒肉,没完没了。有一个成语叫流连忘返,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想一想,宴请宾客,或者去参加宴会,属于社会交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目的是进一步沟通情感,拉近关系。所以,过去我们一直遵行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礼尚往来,以和为贵”。平时我们吃饭、喝酒、聊天,当然要尽性,但绝不能违背礼数,更不能酗酒闹事,乃至乐极生悲。
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参加喜宴,因为能吃到过年都没有的好东西。在我们老家,婚丧嫁娶都有很隆重的宴席,尤其对待送亲的娘家亲属,远接高迎不用说,还要专门办官席,什么四干四鲜四蜜饯,八凉八热八蒸碗,几十道菜流水般往上端,一顿饭能吃上七八个小时,而且还有专门陪酒的,喝不多就不算喝好,结果往往是开席时彬彬有礼,中席时牛皮翻天,到最后大打出手,非请出当家大辈来“镇压”才肯罢休——都是那点酒能闹的。
所以人家朱柏庐说,宴客切勿流连,礼数尽到了,该说的话说到了,趁着大家清醒及早结束,免得闹笑话,生闲事。
有意思的是,古人宴请一直都有一套繁杂的程序。大体上说,先要分宾主落座,然后主人致辞敬酒,客人回敬致谢,然后主人举著请大家共食,夹菜的时候只夹离自己最近的,不能起身求远,不然以私著搅公器等等。假如这一桌人很多,就安排专门斟酒布菜的人,大家还要按长幼新手依次敬酒,差不多敬一次酒吃一口菜,等彼此敬得差不多了,这顿饭也就该结束了。这时候,客人起身道谢,主人起身说慢待,彼此客气几句然后进毛巾上茶。大家注意,上茶的意思是送客,这时候客人轻轻喝上一口,就应该主动起身告辞,如果坐在那里咕咚咕咚喝起来没完,实在就不懂礼数了。
在外交场合中,这种宴会礼仪更重要,做得好会让人觉得彬彬有礼,做不好则会让人觉得傲慢无知。
所以我说,宴客这种事,做为主人必须要做到对场面的控制,不能由着大伙的性子来。《礼记》上说,“礼之失,则繁”,意思是说没有恰当的礼仪来做事,或者用过分的礼仪来处理事情,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繁冗局面,甚至让事态失控,从而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宴客切勿流连,恰到好处就好,大家切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