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
又是一年闽南博饼欢乐时节。
博饼(跋饼),是闽南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历经300多年传承,中秋博饼已发展成为厦门及闽南地区一个民俗文化特色品牌,被列入厦门市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单。
博饼已成为厦门各个公司、单位的中秋活动惯例。每到中秋时节,员工们是最开心的,因为有很多奖品可以拿,尤其是状元大奖。朋友见面寒暄的第一句便是:你们公司博饼了吗?第二句是:你们状元博什么?
博饼奖项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进行命名设置,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2个,“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总数63个。
现在通行的规则是:6颗骰子在1个瓷碗内投掷,一组10人左右,以红四作为得奖的标志,大致如下:一秀(其中1个红四);二举(其中2个红四);四进(4个同样点数但红四除外);三红(3个红四);对堂(一至六各点数);状元(4个红四,亦称“四红”),依次由小到大。
状元又分级,“四红”是状元的起码级,其中又以余骰带多少点数比大;5个相同点数的骰子比“四红”大。
这些通常规则基本为大众所熟知了,也为大众所一致认可接受。
比较有争议的是,“状元插金花”和“六抔红”、“六抔黑”到底谁更大?
4个红四加2个红一称“状元插金花”;6个红四为“六抔红”,也称“满堂红”、 “六勃红”;6个黑点(2、3、5、6)为“六抔黑”,也称“六勃黑”;而6个红一点称“遍地锦”。
在传统规则里面,博到“状元插金花”,可以获得状元和未被博取的两个对堂奖品;博到“六抔红”,可得全部奖品,但一般友好相处,得主只拿状元和对堂,其余就分送给大家。“六抔黑”(包括“遍地锦”)出现,大家可熄灯抢饼,但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在6个同点里面,“六抔红”>“遍地锦”>“六抔黑”。他们和“状元插金花”相比到底谁大呢?
从上面的获奖规则不难看出,“六抔红”获得全部奖品,而“状元插金花”只能获得状元和对堂的奖品,“六抔红”自然要比“状元插金花”大。
再从概率来分析:
六个骰子,每个六面,因此总共有6的6次方,即46656个排列。其中
六抔红1
满地锦1
六抔黑4(2、3、5、6每种各1)
状元插金花15
五子登科180,其中五子带一秀30
状元360(普通)
对堂720
三红2500
四进1875
二举9300
一秀(不包含五子带一秀)17400
空14300
“六抔红”“遍地锦”都具有唯一概率性,“六抔黑”也只有4种概率,中奖难度都比“状元插金花”要大得多,理应在奖项上居大。红四作为博饼的得奖标志,“六抔红”也被称为博饼中的“至尊”。
所以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是“六抔红”>“遍地锦”>“六抔黑”>“状元插金花”。
在5个同点里也有分几个级别:5个相同点数的骰子(红四除外)称“五子”或“五子登科”,“五子”带1个红四是为“五子带一秀”,比普通“五子”都大,其余“五子”之间以余骰带多少点数为大;5个红四称为“五王”,是5个同点里最大的。在有些规则设定里,“五王”也比“状元插金花”大。
至于“三红”比“四进”大的设定,可能主要是考虑到红四,图个吉利喜庆。
在博饼中,“三红”饼(以前就是博月饼的)的味道最好,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他降为探花(第三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