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宣统帝时延禧宫安装电暖炉 每月电费白银1680两

0
分享至

北京一场大雪,故宫“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的美景,让网友们感念,如果能漫步其中,该多美妙。一组“穿越照”《陪哀家看雪》瞬间将时间拉回到了镶黄时代,大赞其美的时候,你可知道,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都是寒冷的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暖宝宝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嫔妃、皇子皇孙以及宫女太监们是靠什么度过这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呢?

紫禁城抗寒第一道防线——火墙

明清两代定都北京,所以御寒也成了一大问题。但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堪称绝对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建筑上施展“魔法”,利用墙壁为紫禁城“供暖”,抵御数九寒天。紫禁城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道的围墙,除了能分隔空间外,还能防火御寒。

此外,故宫内的大部分宫殿都坐北朝南,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而最令人惊叹的设计就是皇宫内的墙壁其实都是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宫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没有烟灰污染,多用于生活起居的宫殿。为使热力扩散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其实火墙在中国早已诞生。汉武帝时就建立了一座温室殿,位于前殿之北,冬天时供皇帝居住,在殿内设有各种防寒保暖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 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 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宫殿则主要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取暖,被称为“椒房殿”。就这样各朝各代的皇上无论是上早朝还是夜下休息,都不必担心冬季刺骨的西北风了!火墙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皇室在寒冬的取暖问题。

故宫早就用上了地采暖——暖阁和火炕

紫禁城内的宫殿大多设有火炕,炕下有火道,与如今北方农村中的火炕相似。

另外,清朝的皇宫中还设有暖阁,其实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就曾回忆道:“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像现在的楼房有地下室一样。冬天用铁制的辘轳车,烧好了的炭,推进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里像在暖炕上一样。”火炕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火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在此点燃火炭,殿内循环的火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逐渐上升,以达御寒目的。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能看到这种取暖设施。晚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 “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可见在明朝宫中就有此设施了。

由于火炕、排烟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既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其实这种取暖方式并不是明清人的发明,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出现。那时的东北地区已有“火炕取暖”的记录,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这一古老实用的取暖方式。这两处故宫,当年建的火炕、烟囱等现在都还能看到。

帝后妃嫔们才能使用的取暖利器——炭炉和手炉

冬季紫禁城的宫殿内还会陈设炭炉用来取暖,称作熏笼。熏笼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美。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都可以见到当时陈设的熏笼。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小的炭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当然,这种小的炭炉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炉上端设有提梁,根据主人的意愿,可以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到适宜之处。

到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随身装到袖子里。《红楼梦》里就曾提到,林黛玉拿手炉调笑薛宝钗。薛宝钗刚劝贾宝玉别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头特意给她送手炉来,指东打西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分配到的木炭数量彰显地位尊卑

皇宫内无论是炭炉还是手炉脚炉,里面承载的木炭都是最优质的“红罗炭”。这种炭是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以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两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

成炭以后,运送到西安门外存贮,按尺寸锯裁,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内,再送进宫里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在如今的西皇城根大街,有一条名为红罗厂的胡同,其名由来,就是因为明清时此处有供应红罗炭的衙门而得名,这里其实是皇家木炭的包装厂兼库房。每年入冬之前,红罗厂都要从外地十几家炭厂收集木炭。这种“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灰白而不爆,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

清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给予的温暖也就有所不同。

看来即便是为了最基本的冬季不挨冻,妃嫔们也要将争宠进行到底!

冬季成立皇宫“供暖领导小组”——营造司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

惜薪司下共设三个机构:一为热火处,设八品首领太监3名、太监50人,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二为柴炭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三为烧炕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点火烧炕。另外,各宫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的火炉、打更和守夜。

此外皇宫里有许多大型的防火水缸,冬季为了防止水缸里的水结冰,水缸底下,还要设置炭火盆加热保温。这个职位的官员虽然职权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为这些官员要送货上门直抵内廷,可以在御前侍候,有着“近侍牌子” 之称。

这个部门在康熙后改称为营造司,隶属内务府。营造司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众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也不少。

科技进步使玻璃和电暖炉成为取暖“新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代宫廷的取暖设施也得到了改进。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窗户纸被安装在皇宫内的窗户上,在更美更亮的同时,也一改窗纸漏风的缺陷,使紫禁城变得更加温暖。而到了宣统帝时期,在裕隆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但是电暖炉确实是件奢侈的物件,花费极多。据记载,购买这些电器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了白银9000两。这些设备的耗电量也是相当惊人,冬季每月耗用电费竟达白银1680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医讲:去浊相是成为美女的第一步,收藏起来一起学习吧!

中医讲:去浊相是成为美女的第一步,收藏起来一起学习吧!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01 01:12:52
加内特:森林狼更应交易戈贝尔而不是唐斯,他们不需要太多改变

加内特:森林狼更应交易戈贝尔而不是唐斯,他们不需要太多改变

懂球帝
2024-06-01 11:31:03
中国顶住压力,突然公布一组照片,令西方破防,再次惊艳全世界!

中国顶住压力,突然公布一组照片,令西方破防,再次惊艳全世界!

云舟史策
2024-06-01 19:23:26
曝宝马i3 35L价格跳水:35万指导价跌至19万元

曝宝马i3 35L价格跳水:35万指导价跌至19万元

三言科技
2024-05-30 11:41:07
余承东:有信心胜过特斯拉FSD,对比友商没有贬低的意思

余承东:有信心胜过特斯拉FSD,对比友商没有贬低的意思

南方都市报
2024-06-01 10:00:27
胡塞武装暴打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创下五个第一

胡塞武装暴打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创下五个第一

低调看天下
2024-06-01 09:05:59
大叔向年轻女子表白成功,表示送一套别墅给她,女子直接主动拥抱

大叔向年轻女子表白成功,表示送一套别墅给她,女子直接主动拥抱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5-31 02:25:09
穆里尼奥首签浮现:世界足球先生或加盟,引进多名强援征战欧冠

穆里尼奥首签浮现:世界足球先生或加盟,引进多名强援征战欧冠

林子说事
2024-06-01 22:59:00
再见太阳!再见湖人!杜兰特加盟西部劲旅或联手榜眼分卫争冠

再见太阳!再见湖人!杜兰特加盟西部劲旅或联手榜眼分卫争冠

策策聊个球
2024-06-02 00:50:29
4位姐姐率先尝到《浪姐5》带来的红利,已经合体开始录制新综艺了

4位姐姐率先尝到《浪姐5》带来的红利,已经合体开始录制新综艺了

娱乐的小灶
2024-06-02 03:54:39
扬戈维奇:重庆的场地可能比中超的还好,遗憾自己不能上场踢

扬戈维奇:重庆的场地可能比中超的还好,遗憾自己不能上场踢

懂球帝
2024-06-01 21:48:03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5:11:29
两性科普:车里doi:新手必懂的8个技巧

两性科普:车里doi:新手必懂的8个技巧

坟头长草
2024-06-01 10:19:56
太难了!网传80多岁父亲突发脑溢血,兄弟俩在医院为手续费争吵…

太难了!网传80多岁父亲突发脑溢血,兄弟俩在医院为手续费争吵…

火山诗话
2024-06-01 17:49:53
组图|美好的,留在心底

组图|美好的,留在心底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5-31 04:05:02
大s哭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对话温馨

大s哭了!儿童节箖箖与奶奶张兰连线,希望奶奶赚100w,对话温馨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23:35:43
2024年印度大选投票结束

2024年印度大选投票结束

新华社
2024-06-01 22:16:05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漫步风雨中
2024-05-30 13:39:16
8岁伊朗女孩因为长相太美,父亲不放心辞职当保镖,如今长成这般

8岁伊朗女孩因为长相太美,父亲不放心辞职当保镖,如今长成这般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5-29 16:13:42
​《庆余年2》大结局:林大宝才是隐藏大佬,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

​《庆余年2》大结局:林大宝才是隐藏大佬,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

柴叔带你看电影
2024-06-01 20:43:30
2024-06-02 08:46:44
北京品质旅游
北京品质旅游
北京旅游风土人情
115文章数 34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手机要闻

三款骁龙8 Gen3新品提前“登基”:参数基本清晰,要去考虑吗?

军事要闻

匈牙利总理:欧洲已进入对俄开战准备阶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