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立夏宜读史 “夏天”的历史又该如何读?

0
分享至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尽管百般留恋,春天还是离开了,一个火热的季节开始拥抱大江南北。2019年5月6日,太阳达到黄经45度,午夜时分,斗指东南,暖风熏人,春事酴醾,是为立夏。

清代文人张潮在他的《幽梦影》里说:“夏宜读史,其时长也”。易中天也曾经撰文,进一步解释说“夏日炎炎,酷暑难熬,那些‘讲故事’的历史书,颇能帮我们度此长夏”。确实,历史是本大书需要慢慢来读,可那“夏天”自己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百灵鸟鸣夏。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四时八节”的形成历史

节气是中国独有的历法,在节气中最重要也是最早形成的,就是“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则指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节气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也是人们生产活动变化的节点。古人认为“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所以“八节”才是节气中最重要的。

四时八节是在什么时候确立的呢?有学者提出,西周,或者西周以前的商代,是没有夏季的。那时候只有春秋两季,没有冬夏。冬夏最早出现,至少在周代以后,现代学者王力、作家流沙河等都持此观点。

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明确的四季划分,成书于春秋的《诗经》中就曾多次描绘夏冬两季的景色。

立夏麦穗青。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而“立夏”这个节气的确立,大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古人认为,夏即是大的意思,立夏时节,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长大。所以,立夏是农业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节点。《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周代立夏的礼俗:

提前三天,主管祭祀、历法的官员就要向天子禀告,三天后就是立夏了。到了立夏那天,天子乘红车、骑红马、打红旗、穿红衣,率三公九卿及各大夫,到南郊举行“迎夏”之礼,还归之后,封赏诸侯。

在整个农历四月,天子会派出官员巡查天下,劝农力桑,继长增高,不起土建、不征发徭役、不砍伐树木。以保证农业生产。

《礼记·月令》的写作时间,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汉代儒生编纂。不管哪一种说法,至少在汉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和时令相关的礼制系统,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在这个系统的规范之内。

暖风吹来,适宜户外活动。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暖风熏得游人醉”讲的是立夏

为什么古代天子“迎夏”,要穿红衣、乘红车呢?

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哲学、文化等,一直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比如五行,五行原本是阴阳家提出的概念,后来被儒家、道家、医家等吸收融合,逐渐成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来解释。

但五行和气候节令配合时,出现了问题,五行有五个,但季节只有四个。为此,古人把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单独分出来,称为长夏,对应五行中的土。普遍认为成书于汉代的《黄帝·素问》中明确提出,每年6月为长夏。这样一分,五行和四季就对应起来了。

春属木,其色为青。夏属火,其色为赤。长夏属土,其色为黄。秋属金,其色为白。冬属水,其色为黑。

五行流转,火始于立夏,对应红色,所以《礼记》中,天子要穿红衣、坐红车、骑红马。

再如天干地支,十二地支对应一年12个月,等于每两个节气对应一个地支的数字,比如立夏和小满,对应地支中的“巳”。这两个节气也有分别,古人认为“节为始,气为本”,其中立夏是节,小满是气,合为节气。

再如八卦,八卦对应四季,每季正好两个,不用调整。在气候方面,古人从八卦衍生出“八风”,古人把一年中的风分为八种,每45天换一种,分别对应八卦。立夏这一天,对应东南方“巽”卦,《周易》中说,“巽,东南也,主立夏”。《吕氏春秋》中说,“东南风叫熏风,巽气所生,也叫清明风”,“暖风熏得游人醉”,说的就是立夏时节“熏风”吹来的景象。

夏季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季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夏为何成为中华民族代称

夏是夏季的代称,也是夏朝的代称,同时还是中华民族的代称之一。自周代开始,古人就以华夏、华、诸华、夏、诸夏、中夏等自称。

这几种概念为何都用同一个“夏”字呢?

说文解字》中说“夏,中国之人”,夏就是中国人的代称,这是它的原始意义,《说文解字》中的“中国”,指的是古代中原一代,也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从破译的甲骨文看,“夏”字是一个明显的人形,有头有眼,有手有脚。与夏相关的字,如厦,从厂从夏,就是一个人在敞开的大屋里。

夏后来引申出“大”的意思,《尔雅》中说,“夏,大也”,《春秋左传正义》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那么“夏”又是怎样从“中国之人”“大”变成夏季的代名词呢?成书于东汉末年的《释名》中说,夏季的“夏”是假借。这一说法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但也一直有人反对。

一个最明显的理由是,如果“夏”的本义是“中国之人”,那就说明,“人”“中国”这两个概念出现的时间,要比四季的概念出现得更早。这显然缺乏说服力。所以明代出现的《正字通》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说法,“古先有四时之夏,余义皆假借”。

随着古文字研究的深入,也有现代学者提出,金文中的“夏”字,上半部分是人的头部、双臂,但下半部分的字形,除了腿和脚之外,还有一个农具的形状,这意味着,“夏”并不只是“中国之人”,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之人”,这和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相吻合,同时也能从中找到“夏”假借为“夏季”的源流,因为夏季正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时节。不过,这一说法得到的认可度并不高。

资料图片:文征明《子贡庐墓图》。

立夏的典故 子贡的故事

《太平御览》中说,“立夏日,清明风至,出币帛,礼诸侯”,意思是掏出钱来,与诸侯结交。这里讲的是易经八卦,引申出“王当顺八风,行八政,当八卦也”。然而,却也牵出一位古人的故事,也就是子贡。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最富有的,《史记》中记载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意思是他做驷马高车,往来煊赫,每到一国,以丝绸钱币结交诸侯,诸侯都以平等之礼待他。司马迁认为,孔子之所以名扬天下,子贡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资料图片:在乌镇景区展览的立夏称人习俗。

说起立夏,还有一个传承颇久的奇怪传统。在江南,立夏时有“称人”或者说是“秤人”的习俗,每逢此节,家家用大秤秤人。至立秋日,又秤一次,以观察夏季体重的变化。有句古诗就是说这习俗的:“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相传,这一习俗出现于三国时期。传说诸葛亮收服孟获之后,令他每年立夏来朝拜蜀主阿斗。后来阿斗被晋国所俘,孟获仍坚持不懈,因担心晋国虐待阿斗,每次去都要称一称阿斗的体重。晋武帝为了安抚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糯米饭香甜,阿斗每次都多吃,孟获秤人,体重也就上去了。?

此外,还有一种传说,称当时刘备之妻孙夫人曾带阿斗到江东长住,临行前称了阿斗的重量,此后每天这一天再称一次,写信告诉刘备,以示自己尽心抚养。

无论是那种传说,立夏秤人总之与各种节令风俗一样是讲个吉利平安,过去立夏日悬秤称人体重,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就是图个好彩头。秤老人或小孩还有不同的吉利话,比如秤老人时就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时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内宅秤姑娘也有话说,比如“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当然了,古代能把大闺女养成一百零五斤,说明这家人肯定不缺粮食,找个员外人家当女婿恐怕还真不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师被逼向学生下跪!人民日报: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老师被逼向学生下跪!人民日报: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吾爱纪实
2024-06-20 14:37:06
女友闺蜜来我家暂住,却在饭桌下蹭我,我没忍住犯了错,后悔莫及

女友闺蜜来我家暂住,却在饭桌下蹭我,我没忍住犯了错,后悔莫及

冰痕迹
2024-04-22 02:02:48
美国历史课本里的中国,1000多页只给中国20页,介绍了6个中国人

美国历史课本里的中国,1000多页只给中国20页,介绍了6个中国人

文史达观
2024-06-20 06:45:03
朝鲜公开绝密电报:造成毛岸英牺牲真凶曝光,内容简短却十分炸裂

朝鲜公开绝密电报:造成毛岸英牺牲真凶曝光,内容简短却十分炸裂

东方寻史
2024-05-14 17:50:03
最年长的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从团长到军委副主席,他用了34年

最年长的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从团长到军委副主席,他用了34年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5-15 17:17:55
知名钢琴家郎朗的妻子吉娜抱着儿子的留影,长相十分像妈妈

知名钢琴家郎朗的妻子吉娜抱着儿子的留影,长相十分像妈妈

视点历史
2024-06-20 11:58:39
罕见曝光:国防部长身边杀气腾腾的少壮军官们,威武壮哉!

罕见曝光:国防部长身边杀气腾腾的少壮军官们,威武壮哉!

华人星光
2024-06-19 16:50:38
怀孕后干过那些炸裂的事?90后是真“逆天”,个个脑子都宕机了

怀孕后干过那些炸裂的事?90后是真“逆天”,个个脑子都宕机了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9 16:19:21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不要再穿白T恤了,学周迅穿条纹背心配9分阔腿裤,英伦风十足太美

不要再穿白T恤了,学周迅穿条纹背心配9分阔腿裤,英伦风十足太美

依沐生活
2024-05-24 11:00:39
她10年拿8个影后!从不上综艺,声称:饿死也不接广告,至今单身

她10年拿8个影后!从不上综艺,声称:饿死也不接广告,至今单身

吐不满的痰娱
2024-06-18 09:05:06
国服压测人口统计出炉!种族和职业比例惊人!

国服压测人口统计出炉!种族和职业比例惊人!

魔兽世界情报局
2024-06-21 00:37:09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马蓉刚走又来了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绕不过“女人坑”

娱乐白名单
2024-06-13 10:25:31
瑞士和平峰会谈崩,美德等国代表提前离场,13国明确拒绝乌方要求

瑞士和平峰会谈崩,美德等国代表提前离场,13国明确拒绝乌方要求

龙炎校尉
2024-06-19 10:28:17
马上停止食用这3种早餐,已有人糖尿病离世,医生提醒:别再贪吃,趁早扔!

马上停止食用这3种早餐,已有人糖尿病离世,医生提醒:别再贪吃,趁早扔!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20 07:15:07
沙特想要的,中国给了!183万人朝觐麦加,中国“无人小巴”亮相

沙特想要的,中国给了!183万人朝觐麦加,中国“无人小巴”亮相

美食阿鳕
2024-06-20 19:58:25
羞耻又奇怪的男人生理知识(女生必看)

羞耻又奇怪的男人生理知识(女生必看)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9 11:54:50
业务招待费没附菜单,不能报销?税务局早已明确:要按这个来!

业务招待费没附菜单,不能报销?税务局早已明确:要按这个来!

学税
2024-06-20 18:13:53
爆冷?欧洲杯C组第二轮丹麦VS英格兰比赛前瞻及结果预测

爆冷?欧洲杯C组第二轮丹麦VS英格兰比赛前瞻及结果预测

刺头体育
2024-06-20 14:35:34
齐达内:纵观世界足坛历史,堪称顶级前锋的就3人,姆巴佩还不行

齐达内:纵观世界足坛历史,堪称顶级前锋的就3人,姆巴佩还不行

天下足球资讯
2024-05-06 11:20:00
2024-06-21 03:48:49

头条要闻

欧洲杯:凯恩破门 英格兰1-1丹麦

头条要闻

欧洲杯:凯恩破门 英格兰1-1丹麦

体育要闻

千夫所指的关系户 成了拯救葡萄牙的英雄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楼市新“王炸”!释放何信号?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学霸的题目,当然要学霸来做了!学渣挤眉弄眼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亲子要闻

夫妻俩趁孩子睡着后聊聊一天的琐事,这就是向往的婚姻吧?

数码要闻

AMD 发布 ROCm 6.1.3,支持 RX 7900 GRE 显卡及 TensorFlow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发言人公开表示"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以政府反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