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关于印发《上海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标准(2024版)》的通知
为加快推进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工作,本市在《上海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沪卫疾控〔2020〕31号)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实验室检测、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应急处置与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智慧化建设、学科人才发展、健康科普、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和协同联动等8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一、实验室检测能力
(一)实验室检测鉴定
(二)实验室运行管理
二、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能力
(一)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根据国家和本市工作要求,落实“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基于多源数据的传染病综合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信息平台”等在辖区的部署应用和运行管理,加强多源数据汇聚、分析、利用和共享。
(二)风险评估与研判能力
三、应急处置与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一)应急作业中心规范化建设
根(二)基层传染病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
(三)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
四、疾控信息化管理能力
(一)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配备相应的信息化专业人员,专职从事信息化架构设计、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等工作,规范推进疾控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具体详见附件6)。
鼓励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机构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智慧安防、智慧实验室管理等能力。强化区级疾控业务信息系统与市级平台、区大数据中心、区城运中心等的互联互通,辖区公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务外网接入率达到100%。
(二)网络安全保障
五、学科人才发展能力
(一)岗位适应力和胜任力
(二)学科人才竞争力
六、健康科普能力
依托本市公共卫生科普联盟,强化市区协同的科普工作机制,提升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健康科普能力。
七、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能力
(一)卫生监督专业装备建设
落实卫生健康监督现场检测及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求,按要求配备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和消毒卫生现场检测设备(详见附件8)以及取证工具、执法装备、信息化设备等,保障执法用车和现场快速检测车需求。
(二)数字化智慧化监管技术应用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数字技术,完善二次供水“扫码知卫生”应用质量和效能,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在线监测实践应用,拓展游泳场所水质在线监测和“畅游卫士”应用范围,在住宿场所、游泳场所、大型商场和沐浴场所等重点场所推广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管码”技术,提升在线监管、远程监管、预控预警等“非现场”监管能力。
(三)卫生监督执法专业能力
加大公共场所、消毒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职业放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等培训力度,新进监督员初任培训、区级首席监督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轮训覆盖率超过90%,并培养1-3名区级首席监督员。
八、协同联动能力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达标建设核心评估指标
新闻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争上游有话要说: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在能力建设上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疾控机构在设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手段等方面相对先进,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如何缩小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差距,提升全国疾控水平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各级疾控共同面临的课题。以科技助力疾控、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争上游科技对疾控和卫生健康领域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智慧卫监”产品,如疾病诊断预警管理软件、医疗机构自查自报系统、疾控督导系统、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医疗废水监测管理系统等医疗卫生监管及传染病预警监测相关软件;水质在线监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放射卫生在线监测、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现制现售水监管等在线监测产品;移动现场执法包、快速监测设备等智慧执法产品,技术与应用都相对比较成熟,适配程度高,可以根据监管需求进行本地化改造。标准还提到“配备符合卫生健康监督装备标准的执法车辆、取证工具、信息化设备、执法装备和现场检测设备。”来提升各级疾控疾控机构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能力,按照装备需求,争上游科技自主研发了移动现场执法包,由手持终端(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便携式蓝牙打印机、便携箱包以及现场执法软件和管理系统——卫生监督云平台组成,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全流程闭环执法办案模式,精简执法环节,缩短执法文书出具时间,实现案源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等环节的全流程现场办理,执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争上游科技以强大的科技实力,帮助疾控、卫健部门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提升,更好地推动疾控、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山西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工作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11月15日,山西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工作培训班在太原举办。此次培训是国家疾控局5月份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要求后,山西省举办的第一次全省培训班,省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永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金永生就疾控监督员制度、专(兼)职疾控监督员是什么、疾控和医疗机构及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疾控监督员怎样派驻等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太原、临汾、晋城三个试点市疾控监督员制度建设工作推进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金永生强调,山西省疾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的重大意义;加强理解把握,明确疾控监督员制度的核心要义和职责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推进试点工作落地见效;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全省疾控监督员制度建设。
截至目前,山西省18个试点市、县(市、区)已以“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向108所所属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派驻专职疾控监督员217名,遴选908名医疗机构兼职疾控监督员配合专职监督员开展工作,共巡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0余所。金永生提出要坚持领会精神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推进工作与健全制度相结合、坚持时间节点和工作成效相结合推进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新闻来源: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争上游有话要说:
全国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级疾控通过加强调研指导、探索创新模式、加强储备与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随着试点工作地逐渐深入,各地也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围绕建设“数智”监管体系,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疾控监督员信息管理平台”方案,为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提供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自查、报告、处置能力。系统通过对围绕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及重点进行功能设置,整合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板块接口,优化工作流程,提供工作效率,帮助有关部门对疾控监督员、医疗机构、专家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入驻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上传下达,保证报告的时效性。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查看和审核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记录、报告和统计数据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疾控监督员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疾控策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实现医疗机构自查评价,监管机构(疾控管理人员)督导评价、专家线上评估/指导的协作机制,并形成“发现问题到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不断完善疾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