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史蒂芬森在测试最早的蒸汽机车,1813
自铁路与蒸汽机车在工业革命的洪流中横空出世以来,这些钢铁铸就的“陆地怪兽”便以其无与伦比的力量与速度,深深吸引了艺术家们的眼球,成为了跨越时代的艺术灵感源泉。在那遥远的一两个世纪前,当第一缕蒸汽喷薄而出,驱动着庞大车身呼啸而过时,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飞跃,它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交通方式,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加速了信息与物资的流动,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雏形铺平了道路。
在摄影艺术的领域,蒸汽机车及其所承载的时代意义,成为了永恒的焦点。早期的摄影师们,如奥古斯特·桑德与爱德华·斯泰肯,他们以镜头捕捉下了蒸汽机车的雄伟身姿,以及它所引领的社会变革。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对工业奇迹的记录,更蕴含着对人类智慧与勇气的颂扬,它们见证了人类如何驾驭自然力量,创造出改变世界的壮丽篇章。
绘画大师们同样没有忽视这一题材的魅力。从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到后印象派梵高的《火车头》,艺术家们运用各自独特的视角与技法,描绘了蒸汽机车在不同环境下的震撼场景。这些作品,既展现了蒸汽机车作为工业文明象征的宏伟气势,也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恋。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我们已对疾驰的列车习以为常,但回望过去,蒸汽机车所代表的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及它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仍旧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千。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人类勇于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历史见证,永远镌刻在了人类文明的丰碑之上。
The First Railroad Train on the Mohawk and Hudson Road,爱德华·拉姆森·亨利,1892/1893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络,而铁路也曾对北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北美大陆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复杂,在铁路出现以前,公路的发展非常有限,以至于人们出行也面临着各种困难。
Railway Station at Haines Corners, Catskill Mountains, New York, circa 1902
Detroit Publishing Co.
Midnight Thunder, Jim Jordan, 2003
那时候,个人出行主要依靠骑马和公共马车,但是路面条件却很差,道路崎岖,无人维护;而在全长3000多公里、穿越整个北美大陆的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即太平洋铁路)建成之前,由于巴拿马运河也未开通,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从南美洲的合恩角绕行,陆路最短也要耗时几个月;而铁路建成之后,这一时间缩短到83小时39分钟。
太平洋铁路;Trestle on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卡尔顿·沃特金斯,negative 1877; print about 1880
铁路在北美洲的出现对于这块广袤的大陆来说,意义是翻天覆地的。从客运到货运,铁路开始渗透到当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伴随着这一切的改变,铁路也不仅仅代表着铁路、列车本身,更包括自然与人文的变化——铁路穿过城市、街道、森林、山川、沙漠、甚至加拿大的雪地,再加上铁路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这一切都各为部分构成了完整的铁路风景。
穿过圣何塞、圣克拉拉谷的铁路;Laying the tracks for the trolleys, c. 1887
当然,这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也需要有人记录下来。吉姆·肖内西(Jim Shaughnessy)就是这样一位铁路摄影师。
Jim Shaughnessy, portrait by Jeff Brouws.
当肖内西开始拍摄北美洲铁路时,这片大陆上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变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内燃机车正在逐步取代蒸汽机车,而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当地的铁路被废弃,高速公路的建成吸引了大量的货物运输业务,而曾经的坐火车出行的乘客则开始更倾向于选择飞机或者自驾旅行。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的作品,“中央佛蒙特州的特使号客运列车穿越密西苏湾上的高架桥,位于尚普兰湖,佛蒙特州”(1954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这幅作品描述了1954年时,一列名为“特使号”的客运列车正缓缓驶过位于佛蒙特州尚普兰湖上密西苏湾的一座高架桥的情景。画面捕捉了列车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铁路旅行的魅力。该作品由艺术家吉姆·肖恩西创作,并得到了艺术家本人以及知名艺术书籍出版商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的授权使用。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作品名:“在圣奥尔本斯和怀特河路口之间,中央佛蒙特州的地方货运列车高速行驶,佛蒙特州”(1955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1955年的场景,一列地方货运列车正在佛蒙特州的圣奥尔本斯和怀特河路口之间的轨道上高速行进。画面展现了火车在这一特定区域的运行速度与力量感,同时体现了当时的铁路运输业的活力。该作品出自艺术家吉姆·肖恩西之手,并得到了艺术家本人及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的许可使用。
现年已经八十多岁的肖内西拥有大约60000张图片档案,他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开始,记录了这数十年间的铁路活动。他捕捉了蒸汽机车在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最后岁月,接着又拍了从新英格兰到全美的第一、二代内燃机车。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加拿大国家铁路4-6-2太平洋型蒸汽机车#5282号在佛蒙特州伊索兰德庞德附近”(1954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纽约中央铁路客运列车,后方为波基普西大桥,纽约州波基普西”(1953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这些黑白照片主要集中于上世纪中期的北美铁路及其文化环境。他会在雪地上跋涉,捕捉机车穿越魁北克冬天的一瞬间;或者在南卡罗来纳州拍下一只小猫倚靠着铁路守夜人的宁静场景——肖内西试图抓住铁路的方方面面。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宾夕法尼亚铁路操作员向北行煤炭列车的乘务组投递行车命令,地点为宾夕法尼亚州特劳特兰”(1956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机械师在宾夕法尼亚州康奈尔斯维尔调整机车气缸横头”(1956年)(由艺术家本人和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提供)。
“他总是停不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还会变得十分勇敢。他一直在努力离铁路更近,无论是在怎样的条件或者背景之下,” Trains杂志前主编评价他道:“如果一名守夜人的生活对他来说是重要的,那么他会坚持在气温零下的夜里颤抖着,直到他的拍摄对象回到温暖的棚屋里去;如果蒸汽机车的内部构造是有趣的,那么他会潜入机车车库深处,悄悄靠近那些车辆维修工人并记录下那些油腻而复杂的零件。”
在1956年的一个多云的下午,芝加哥,伯灵顿&昆西4-8-4 #5634号蒸汽机车在伊利诺伊州加尔斯堡方向疾驰。前一年夏天,整个草原上的小麦收获创下纪录,这需要重新激活被公司管理层精明地保留下来的存储中的蒸汽发动机。照片由Jim Shaughnessy拍摄。
肖内西1933年出生于纽约,并于1952年首次在Trains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张照片。他能够从众多铁路摄影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擅长用创新的角度看待摄影,发掘相机的潜力。他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摄影技巧与模式,为铁路摄影创造了新的视觉语言。在五十年代,他更将作品推向纸质媒体。正是由于他的这些创新举措,铁路摄影被首次提升到艺术领域,让摄影师、编辑以及大众都有了不同的思考。
而事实上,他的作品内容也充满了个人特色与思考。其着重表现的,是人们如何与北美的铁路共存,以及这些铁路系统如何改变自然风光。它可以是隧道参差不齐的边缘,可以是火车背后绵延的山川,也可以是铁路一侧草原上悠闲的奶牛。
吉姆·肖恩西(Jim Shaughnessy)的作品《纽约州特洛伊市富尔顿街联合车站北端,德拉瓦与哈德逊铁路的ALCO RS-3型机车进站》(1952年)(经艺术家本人及Thames & Hudson出版社授权)。
在这幅创作于1952年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吉姆·肖恩西捕捉到了一个经典的瞬间——一辆ALCO RS-3型柴油机车正缓缓驶入位于纽约州特洛伊市富尔顿街的联合车站北端。这不仅是对当时铁路运输技术的直观展现,也是对那个时代独特氛围的珍贵记录。通过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与精湛的技艺,观众得以窥见半个世纪前美国东北部城市中铁路与日常生活交织的生动画面。Thames & Hudson出版社作为该作品的授权方,确保了这一历史瞬间得以被广泛传播与欣赏,让后人能够深入了解并感受那段充满活力与变迁的铁路黄金时代。
肖内西的摄影是充满诗意、有血有肉、纪实而生动的,而且这些特点往往都能够并存。他与同时代的人一起,真正改变了人们对于铁路如何塑造北美风景的看法。
上图这张拍摄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坎贝尔维尔的照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乍一看,这只是一列火车行进中的一瞬间。但是如果你沉浸其中,你会注意到肖内西捕捉这一刻的角度与方式十分独特。可能有的摄影师会认为这很混乱,但在肖内西的镜头里,蒸汽机车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在他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车库的屋檐、写着坎贝尔维尔的牌子、电线杆和整齐的电线、近处的轨道、远处的建筑物和树木,甚至停车场里的小汽车也被捕捉了进去。
一些最吸引人的作品的拍摄时间是在夜里。不过,肖内西可不会用闪光灯或者人工补光之类的手段,他只会让机车本身或者环境自己的光源描绘出黑暗中的轮廓。肖内西的作品中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他只是在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通过铁路摄影,将这些工业历史上的瞬间及其背后的人用图像记录下来而已。
肖内西说:“我喜欢有人物在其中的照片,喜欢并非刻意设计而是恰好被捕捉到的一瞬间。我拍的不仅是机车,还有车站景象,乡村风光,以及无数种可能性。”
吉姆·肖内西生平:
吉姆·肖内西(Jim Shaughnessy),一位在摄影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师,他的名字几乎与美国铁路摄影的黄金时代紧密相连。出生于1926年的他,自幼便对机械和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热情最终引导他走向了摄影之路。肖内西的镜头下,不仅记录下了20世纪中叶美国铁路的辉煌与变迁,更捕捉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让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一段段铁轨上的故事。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肖内西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从繁忙的货运线路到宁静的观光列车,他的镜头无一遗漏。他对光线的敏锐把握,对构图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度。肖内西的摄影作品不仅在专业领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更被多家知名出版社收录出版,成为研究美国铁路历史不可或缺的视觉资料。
除了作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肖内西还是一位教育家和导师,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无私地传授给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摄影爱好者。他的讲座和工作坊总是座无虚席,深受参与者的好评。肖内西坚信,摄影不仅仅是捕捉画面的艺术,更是传递情感和讲述故事的媒介。在他的指导下,许多摄影新手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继续传承着他对摄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晚年,肖内西虽然逐渐减少了外出拍摄的频率,但他的创作热情从未减退。他开始整理自己庞大的作品集,挑选出那些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的照片,准备留给后世。肖内西深知,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火车站和列车或许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能够让这些记忆永远鲜活。
吉姆·肖内西的一生,是与美国铁路共同成长的一生,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对那个时代的深情回望。即便在他离世后,人们依然可以从他的照片中感受到那份对铁路的无限热爱和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肖内西的名字,如同他镜头下的火车一样,永远行驶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追寻梦想的灯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