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绽芳华研路芬芳
丛台区第四幼儿园教研活动
科学的全阶段的“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性的衔接,更是为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适应能力、社会交往等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质量,引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小衔接教研活动,促进每位幼儿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和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丛台区第四幼儿园开展“各年龄段如何科学准备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采用“经验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师们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四个维度,结合实际经验剖析学前各年段入学准备,明确把入学准备、教育目标、活动内容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全方面实现“幼小衔接”。
理论学习
教研开始,大家一起共同研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并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阐述对这些要求的理解以及感悟,随着教研活动的进行,教师们拓宽了对“幼小衔接”该如何实施的思维。《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体现了四种实施策略: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③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教师必须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着眼幼儿发展所需,以科学方法为路径,为幼小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问题导向、聚焦问题
理论学习结束后,我们围绕各年龄段如何科学准备幼小衔接、如何更好地利用家园共育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们依据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进行讨论如何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和家园共育工作。
经过大家激烈地讨论,交流,针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做出今后工作目标。小班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整理能力:自主游戏和区域活动前让幼儿有序拿取玩具,游戏后请幼儿分类整理玩具,物归原处;起床时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子;餐后将掉落的饭粒扔进垃圾桶里。 2.自理能力:盥洗和如厕时自主去解小便、穿脱裤子及自主洗手等。3.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区创设温馨轻松的阅读环境,教会幼儿阅读方法,利用午睡前和就餐前给幼儿讲故事,让幼儿喜欢阅读,同时家园共育,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倡议家长和孩子亲子阅读,并在班级群打卡,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提升幼儿专注力及良好倾听习惯。 4.爱劳动:争当一位“懒”老师,通过劳动教育及值日生小班长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到劳动中来,建议家长让幼儿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晾衣服、择菜、端水果、浇花等。 中班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中班阶段是幼儿承上启下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各项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步入大班、小学从多方面打好基础。研讨结束后,教师们一致认为:幼小衔接准备不是完成“固定知识”的传授,不是提前,不是抢跑,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学习兴趣、愿望、能力和品质的准备。
加油
每一次成长的背后总是会经历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相信通过教研活动,能不断帮助四幼教师们提升个人素养,充盈个人经验,让教研智慧服务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每一次教育活动做得更加贴近幼儿,更有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