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应该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也确实是近现代最优秀的文学创作家之一。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留下的很多传世名篇直到现在为止还在我们的课本上。
而且鲁迅先生除了是文学家以外,还是重要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民主战士,就连毛主席都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可有不少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应该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家庭环境其实非常不错,可后来却衰败了。
那么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家庭是怎么衰败的吗?
一、鲁迅家境其实相当好
学过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人应该都知道,小的时候他家里面是能够雇佣的起长工的,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地主。
在鲁迅先生12岁之前一直过的都是锦衣玉食的日子,甚至后来鲁迅先生能够去日本留学,也是因为父母还有祖辈留下来的钱足够他去留学。
可后来鲁迅先生的家道中落和他的祖父有直接关系。
鲁迅原名周树人,周家在浙江绍兴也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大家族。
毕竟周家是世代官宦人家,鲁迅先生的爷爷周福清就是清朝的官员周福清。
这位周老爷子的科举之路并不像很多的文人那样波折,他年纪轻轻就考上了当地的举人,而当时还是同治年间。
后来在1871年的时候,周福清直接考上了进士。
虽然周福清在进士考试中的排名并不高,他只是入了二甲第39名。
但只要是进士,就相当于改变了自己的家族、改变了自己的阶级。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都是官本位制度,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
而周福清作为进士,一入官场就被授予了翰林院庶吉士的位置。
这个官职官阶不高,却非常亲贵。
按照中国古代的官场规矩来看,翰林院里面的官职最是高贵。
按照常理来看,那些在翰林院里面当官的官员一旦被外放,起码也能够当一个上县的知县。
而且一般来说也只有进士才可以做官,做到内阁大员封疆大吏的位置。
周福清的仕途也确实挺顺利,在考中进士没有几年的时间就调任了地方担任江西金溪县的知县。
他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又升任内阁中书,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
因为按照明清两代的政治体制来看,内阁往往负责的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制定国策。
虽然内阁中书的官职不大,但是却可以直接接触到中央的各种关键政令。
一旦在内阁中当官,与其他的内阁大学士搞好了关系,以后的仕途就将再无阻碍。
但内阁中书的位置却成为了周福清一生中最后的高光点。
二、因为行贿被夺职
如果周福清能够一直在内阁中枢的位置上坐下去,它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不过可惜的是,他在担任内阁中书仅四年以后,就因为父母去世被迫丁忧回家。
像他这种丁忧官员,虽然还有官绅,但是身上确实已经没有了职务。
等到他为父母守孝结束以后,是否还能够被授予职务就不好说了。
所以周福清被迫回家为父母尽孝的同一年,他就开始想办法,为自己活动,看看能否复职。
可就在他回乡没有多长时间就出了事。
原来,当年周福清能够仕途顺利,主要是靠的贿赂地方上的考官。
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举人的功名,是因为花钱打通了当时浙江地方科举主考官的关节。
所以在事发以后,周福清的进士功名直接被朝廷革除,他本人还被捕下狱,之后在监狱里关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赶上了天下大赦出了狱。
可仅仅只过了三年时间,周福清就得了病,在家中病逝。
而周福清自己的所作所为也直接影响到了家人。
本来在他当官的时候,周氏家族的人都是很尊重鲁迅他们的,毕竟鲁迅是当朝进士的孙子。
可是在光绪19年,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以后,他的父亲直接就积劳成疾,生了重病,家里的财产也被亲戚瓜分殆尽。
一家人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还只能够在乡下勉强为生。
到光绪22年的时候,鲁迅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
在他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家族又专门开了个分家会,把鲁迅家剩下的财产也都瓜分了。
等鲁迅的祖父从监狱里被释放的时候,偌大的一个周家几乎什么都不剩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鲁迅先生的书里面很少会提及祖父的原因。
结语:
恐怕就算是鲁迅,也会对自己祖父曾经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法启齿吧!毕竟他的祖父是靠着贿赂考官才能够成为进士,后来居然又因为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而且鲁迅11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就被捕入狱了。
等到他20多岁的时候,爷爷才出了狱,所以鲁迅先生恐怕与自己的爷爷也没有太多情感羁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