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没料到八路军居然拥有山炮来打碉堡,觉得待在碉堡内迟早会被炸死,就跑出碉堡反攻。营长陈宗坤命令:机枪准备!
陈宗坤于1915年出生在四川广元旺苍县嘉川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抗日义勇队队长和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40年8月25日,陈宗坤奉命会合晋察冀军区主力收复涞源县城。三颗红色信号弹在天空升起时,进攻涞源的战斗打响了。
阵地前沿,民工们把伤员一批一批往下抬。攻打东台堡上庄据点的3营,在营长陈宗坤的指挥下,先是攻占了一个地堡,后来又攻占了另一个地堡;当3营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向八号堡冲上去的时候,碉堡外面的壕沟将进攻的部队挡住了,战士们顺着十几米深的沟壁溜下去,又踩着梯子爬上对面。而堡上的鬼子有恃无恐,轻重火力一齐往下扫,许多指战员们都在翻越壕沟时牺牲了。
陈宗坤趴在地上两眼冒火,“奶奶的”,“奶奶的”骂个
不停。到了后半夜,杨成武“停止攻击”的命令下来了,陈宗坤率部撤出阵地,忙着救护受伤的伤员。
第二天黄昏时,陈宗坤等各部队迅速调整了战术,把主要打击力量都集中到东团堡来,涞源城外的战局迎来重大改观。
陈宗坤将3营指挥所设在离东团堡村八号碉大约相距十里路的一座草棚子里,此时,两个连的战士正集中在指挥所前待命出击,向八号碉发起最后的攻击。
23日下午,调来的山炮到位。但因炮弹短缺,最多只能打3发。陈宗坤命令山炮攻击日军碉堡,连续2发都没能命中目标。正当他担忧最后一炮能否命中时,碉堡内的日军竟然冲出来了。
日军没料到,八路军居然会用山炮来打碉堡,觉得待在碉堡内迟早会被炸死,日军遂跑出碉堡决战。
陈宗坤命令:“把人马分开,一部在此拖住敌人,力求全歼,一部趁八号碉空虚,实施偷袭,快!”
陈宗坤举起望远镜瞭望时,见40多个日军,头上箍着一圈白巾,手里高举着战刀,挺胸阔步,一副武士道精神,气势汹汹向我阵地冲来。
陈宗坤命令:“机枪准备!”
敌人扑近了,在离阵地大约200米的地方也架起三挺“歪把子”来。陈宗坤手一挥:
“打!”炽烈的枪弹立即在阵地前沿织成了一道火网,子弹在空中呼啸着发出尖利的响声,10多个鬼子被射倒。
这时,鬼子身后的8号碉突然起火了。炸声猛烈,气浪震撼得周围的建筑都“瑟瑟”发抖,浓烟遮蔽了天空。
带领鬼子出击的头目叫甲田,指挥三挺“歪把子”火力很猛,打得阵地上的土“扑哧”、“扑哧”的飞,压得我军战士抬不起头来。
陈宗坤亲自操起步枪,射死了鬼子机枪正副射手,另两个鬼子的机枪也被三营神枪手打哑了,30多个鬼子“唔哩哇啦”大叫着,端着刺刀冲上来了。陈宗坤命令:“上刺刀,出击!”
不大一会儿,在两军阵地中间,响起了激烈的枪刺相撞的声音,刺刀捅入人的胸膛的“扑哧”声,愤怒的喊声、骂声,以及扭打在一起的翻滚声、拼搏声。
一排长杀红了眼,连捅带砸一连撂倒四个日军,自己头上、肩上也负了伤,肩上的伤口很深,血流如注。衣服、脸上也染满了殷红的血渍。
阵地中间铺满了几十具尸体,有日本士官生的,也有我军的,鲜血染红了地下的小草,天上的乌鸦闻到血腥味,“咕咕”叫着,在阵地上空盘旋。
陈宗坤先前的布局产生奇效,我军趁机占领了8号碉堡。黄昏时分,陈宗坤又支援三甲村战斗,最后1座日军碉堡在24日凌晨被攻克。150多名日军,除20多名投降被俘,其余全部被歼灭。日军组织过几次反击,企图夺回三甲村据点,不过都被陈宗坤率部打退。
百团大战后,1941年起,陈宗坤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十团团长,1944年任察哈尔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陈宗坤任察哈尔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兼骑兵第一师师长,参加了察北、平津、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任长沙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11月16日,陈宗坤在广州逝世,享年67岁。致敬开国少将陈宗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