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尽管常温下的电化学氮气还原反应(ENRR)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人工合成氨路线,但其效率还不够高,因此无法大规模应用。受自然界根瘤菌含钼固氮酶的启发,Mo单原子位点有望成为用于ENRR的高效电催化剂。本文,大连理工大学叶俊伟教授,宁桂玲教授团队在《ACS Catal》期刊发表名为“Anchoring Mo Single-Atom Sites on B/N Codoped Porous Carbon Nanotubes for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2 to NH3”的论文,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B/N共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的Mo单原子位点(Mo/BCN),并将其作为促进ENRR的电催化剂。
由于其独特的管状结构,Mo/BCN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不饱和金属原子配位,使其在室温下对N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Mo/BCN具有良好的ENRR活性,在0.1 M KOH和0.1 M HCl中的氨产率分别为37.67 mg h−1 mgcat−1和33.29 mg h−1 mgcat−1,法拉第效率分别为13.27%和7.86%。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表明,Mo位点由B原子和N原子共同固定在纳米管上,能够活化氮分子,降低*NN→*NNH的自由能。本工作有望为开发用于ENRR的SAC提供一定参考。
图文导读
图1. (a) Mo/BCN的合成和结构示意图,(b,c) Mo/BCN 的SEM照片,(d) Mo/BCN 的 TEM 照片,(e) Mo/的 HAADF-STEM照片BCN,(f) BCN和Mo/BCN的XRD图谱,(g) Mo/BCN的N2吸附和解吸曲线,以及 (h-l) B、C、N 和Mo的元素映射。
图2. (a) B 1s、(b) C1s、(c) N1s 和 (d) Mo 3d 的高分辨率 XPS 光谱。
图3. (a) Mo/BCN、Mo 箔和 MoO 3在 Mo K 边缘的归一化 XANES 光谱。(b) 在k 3加权 K 边缘处的 EXAFS 光谱的 FT 。(c) Mo/BCN 的 FT EXAFS 光谱的拟合。(d-f) 用于 Mo/BCN、Mo箔和 MoO3的 EXAFS 的 WT 。
图4. (a) Mo/BCN在N 2饱和或Ar饱和电解液中的LSV曲线,(b) 7200 s不同电位下的时间电流曲线(vs RHE),(c) NH 3收率和FE Mo/BCN 在 0.1 M KOH 中的不同电位,(d) Mo/BCN 在 0.1 M HCl 中不同电位的 NH 3 产率和 FE,(e) 在 -0.4 V 的电势下每个循环的 NH 3产率和FE在 0.1 M KOH 中,和 (f ) 使用14 N 2或15 N 2由 ENRR 反应(相对 RHE 为 -0.4)产生的14 NH 4 +和15 NH 4 +的1 H NMR 光谱 (500 MHz)作为N2源。
图5. (a)在远端路径下N 2转化为 NH 3的拟议反应机制。灰色、蓝色、粉色、绿色和白色球分别代表 C、N、B、Mo 和 H。(b) 通过交替、远端和酶促机制在 Mo/BCN 上的 ENRR 的自由能图。
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2c0129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