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地处西方的秦国与其它六国相比,最为弱小。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看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一谈就是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孝公决定变法,改革旧的制度,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令。
这个消息一传开,贵族大臣们都一起反对。不少大臣劝孝公要慎重,不要听信卫鞅那一套。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负责。”
卫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故意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卫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越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
说着,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卫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公元前356年,卫鞅的新法令颁布了。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新的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遇到很大阻力。那些贵族宗室不去打仗立功,就不能做官受爵,只能享受平民待遇,失去了许多特权。实行连坐法以后,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了。因此,他们都疯狂地攻击新的法令,更不要说保守势力的代表甘龙等人了。在他们的唆使下,就连太子也出来反对。卫鞅把甘龙罢了官,可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处分。卫鞅去找秦孝公,对他说:“新法令所以推行不开,主要是上头有人反对。”孝公说:“不用顾忌,谁反对就惩办谁。”卫鞅把太子反对且故意犯法的事一说,孝公既生气又为难,没有说话。卫鞅说:“太子当然不能治罪,但是新法令如果可以随便违犯,今后就更不能推行了。”孝公问:“那怎么办呢?”卫鞅说:“太子犯法,都是他的老师唆使的,应该惩治他们。”孝公表示同意。这样,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就被割了鼻子,公孙贾就被刺了面。大家看到孝公和卫鞅这样坚决,都不敢反对新法令了。
秦孝公十分高兴,后来把商、于一带(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座城邑封给了卫鞅,表示酬谢。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卫鞅称作商鞅了。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即为秦惠文王。他一直反对变法,因此就寻机捏造罪名,说商鞅造反,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不过商鞅虽然死了,可是他推行的新法令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再也无法动摇了。秦国一跃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