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家校共育指向,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参与孩子教育。
近年来的中小学校纷纷推出了家校共育的活动。比如:现在的中小学在期中期末考试后,老师要求学生们将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试卷带回家中,让家长审批签字。
这一做法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家长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孩子在校的学习成果,通过自己分析孩子的失分原因,找准自己孩子学习上的缺陷,尽早的帮助孩子改正,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般情况下,家长在收到孩子成绩单和试卷的时候,只是粗略的看,有的甚至是不看,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让孩子去给老师们交差。偶尔遇到孩子成绩很差或很好的时候,也只是粗略的说教或表扬,一点都“不走心”。这些家长的敷衍了事一般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学习教育的责任都转移到了老师的头上,老师们要对孩子的成绩负责。这些家长都不会对孩子的成绩过多的分析,只是一般的应付。
也有部分“难能可贵”的家长。
就像这位家长签字的图片,不仅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有对于孩子整份卷子失分的分析。可见这位家长面对老师要求家长给试卷签字的任务时,一定是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浏览了试卷,分析错因,和孩子沟通交流做题时的感受,这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拼音字母分不清,不仔细阅读,随意做题,书写不认真等等的问题。
这位家长完成的也是非常的优秀,监督孩子改卷子分析错因,并且向老师如实的汇报,仔细分析了自己孩子的问题,对比了自己孩子多次的成绩,可见对于孩子学习的上心程度。高效的完成签字,分析的任务后,有根据孩子在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学习立下着重点,这样负责任的家长,着实也让老师“大呼感动”。
而这位家长的做法又是更上一层,有分析,反思更增加了对老师的反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满满的是对于老师工作的肯定,相信老师在看到这位家长的感谢后一定是更加激励,更加高兴地投入到教育的工作中去。感恩的后面又是自己的孩子关于这次考试的分析,相信一定是家长进行了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后才写下的。
那么老师们为什么一定要求家长签字呢?
就我们看来家长签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小学学校都有要求的家长签字。其原因有三点。
1.为了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和学校老师有联系,但是交流不多,有关于孩子学习的也是更少。家长缺乏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的了解,那么就需要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分析学生考试后的成绩,同时分析试卷问题时,还可以知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加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了解。
2.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现在的大环境下,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还有不少的住校时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减少,随之沟通时间减少,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家长分析孩子试卷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对于学习的看法,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
3.提高学生改错的效率。如果是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老师需要监管一个班级的学生,工作量大不免会有疏忽大意,无法进行对学生一对一的单独辅导,无法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但是到了家中,由父母对孩子监管,二对一式的方式,可以更加细致地发现孩子问题,解决孩子学习的疑难。
家长认真分析试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首先,能够提高孩子改正错题的效率。解决孩子的难题。在家中,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可以做到寸步不离,时刻守着孩子,防止孩子因为贪玩耽误了改正错题,提高孩子的学习专注度。对于孩子改错中随时遇到的难题还可以进行指导。
其次,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会分析问题。家长们的试卷分析不仅仅呈现给老师,还有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在看到父母对于自己试卷的分析,可以学着自己分析,能够提高孩子反思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更加的理性化。
最后,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很多的孩子面对已经过去的考试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改错不认真,不分析问题不理解自己的问题,看到难题直接跳过,逐渐形成畏缩的学习态度,家长签字可以加强家长对孩子的监督,严格要求他们直面问题,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结语
为了给孩子们构建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要有老师的努力,家长的付出,学校的帮助以及学生的配合。家校共育不只是一个口号,它应该是一个落到实处的长期的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