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韩国版海报
《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是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震惊影坛的作品,内容涉及变性、乱伦、同性恋等情色场面,不但直接大胆的披露同性爱情及性关系混乱的话题,最让当时影坛刮目的是不避讳间接承认其本身的同志情节。
若就本片而言,编导表现的技巧相当高明,将一个男性的三角恋刻画得颇为细致动人,后段的谋杀情节亦具有很高的戏剧张力。看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是需要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他的早期影片大多要表现一种强迫式的爱,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才行。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在《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中饰演占有欲极强的“小受受”,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知名导演帕布罗(欧塞维奥·庞塞拉Eusebio Poncela饰演)深爱着其小男友胡安(米格尔·莫利纳Miguel Molina饰演),却因小男友胡安不能满足其精神需要而分隔两地,让安东尼奥(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饰演)有趁虚而入的机会。这表明了其创作是需要宁静及升华的爱情来助力,同性恋也需要性爱,也需要精神思想的空间。
最后的情节特别让人感动,安东尼奥为了换取一个小时和爱人在一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尽管犯罪是错误的,但爱也是伟大的。“他愿用整个生命换来在他身边的一个小时”,这部电影感人的地方就在于此。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在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片场留影
有人说这是佩德罗·阿莫多瓦半自传体的电影,片中那个摇摆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那个电影导演或许就是佩德罗·阿莫多瓦本人的写照。但是佩德罗·阿莫多瓦却说“我所有的电影都带有自传体性质,但那是间接性的,我从不用第一人称单数来谈论自己”。
所谓电影导演圈中众所周知的同性恋身份,佩德罗·阿莫多瓦却并不加任何掩饰,你可以在他的众多电影中看到同性恋的存在。《激情迷宫Laberinto de pasiones》(1982)中的四个主要任务中就有一个是同志,《对她说Hable con ella》(2002)完全是两个男人的情感世界,《不良教育La Mala educación》(2004)更是讲述了四个男人之间的爱情纠葛。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在自我幻想后,回到游乐场所开始觅寻
从《颤抖的欲望Carne Tremula》(1997)开始,佩德罗·阿莫多瓦就将电影的重心转向了男性,但是他依旧在用表现女性的手法来表现男性的感情世界。除了同性恋,变性也成了他电影中人物的主要趋势——要么是异装癖,要么就是变性人。
所以看佩德罗·阿莫多瓦电影中的男性,就会觉得做男人很可耻,你看不到阳刚之气,看不到铁骨铮铮,反而是一群比男女之情更加细腻的同性感情。
卡门·毛拉Carmen Maura在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中饰演知名导演帕布罗的姐姐蒂娜,她是一个变性人
不过,佩德罗·阿莫多瓦本人对此解释说:“尽管我的很多电影描写了同性恋的生活,但那并不意味着电影是探讨这一主题。我想让电影充满激情,我想说明的是一个人如何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不喜欢以性别来划分电影,就像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1915-1985)的电影很‘阳刚’,而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的电影则很‘细腻’,我并不是为了取悦同性恋而拍这些电影,我的兴趣不在于此。”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英国DVD版封套
《欲望法则》是一部典型的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同性爱情电影,大量的男同亲热戏,欧塞维奥·庞塞拉与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继《斗牛士Matador》(1986)后再次合作,卡门·毛拉Carmen Maura、萝西·德·帕尔马Rossy de Palma等早期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御用演员用都上场了,这是一场男人们间的爱恨情仇与争风吃醋,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表演比《斗牛士》要出色一些,另外不得不说,欧塞维奥·庞塞拉真是很帅。
在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中,欧塞维奥·庞塞拉Eusebio Poncela第一次带着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回到住所,教他怎么有情调的深吻
佩德罗·阿莫多瓦在这部影片中化身为英俊的导演帕布罗。这多少让人有些怀疑,他总是需要在电影中满足自己自恋的欲望。在后来的《不良教育》中,导演恩里克也是由英俊性感的演员扮演,而演员,则成为依附、求助于导演的形象。
佩德罗·阿莫多瓦因此与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5-1982)俨然拉开了距离。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受控于《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1980)中弗兰茨的形象的影响,总是在电影中展现一种关于奉献的爱,仿佛在用电影中人物的不公平来刺激观众。佩德罗·阿莫多瓦则更像是一种可爱的炫耀。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剧照,欧塞维奥·庞塞拉Eusebio Poncela(右)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在现实生活中,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总是预先用自己的乖戾行为(包括拍像《狐及其友》的电影)来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佩德罗·阿莫多瓦则用电影来补偿他的人生。
影片中一直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是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深情形象。拉丁式的深情,成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后来在很多电影中的招牌气质,包括《费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中成为汤姆·汉克斯Tom Hanks的男友。
造成安东尼奥和帕布罗悲剧的原因,是他们对爱情的不同价值观导致的矛盾。
米格尔·莫利纳Miguel Molina在《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中饰演知名导演帕布罗的男友胡安,正是他导致了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的“疯狂”
安东尼奥疯狂的爱让他容不下他们之间的任何人,又何况是像胡安这样一个令帕布罗如此痴迷的男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比《欲望法则》还早之前也出现在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另一部影片《激情迷宫》中,扮演了相似性格的人物。
卡门·毛拉是佩德罗·阿莫多瓦多次合作的演员。在这部影片中,她扮演的蒂娜因为爱上父亲而变性成为女人。可以说,这种疯狂行为也是在欲望的法则之外的。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剧照,卡门·毛拉Carmen Maura
佩德罗·阿莫多瓦拍摄《欲望法则》目的不在于规范“法则”,看上去,更像是这位导演主动向主流观众发起的挑衅,而不是在传统道德范围内自作多情地作道德判断。影片中大胆出现的裸露性爱镜头,以及对于同性恋、变性题材的触及,在20世纪80年代都是先锋行为。
佩德罗·阿莫多瓦非常善于使用鲜艳的颜色。影片中帕布罗留下的一件衣服就是典型的道具。安东尼奥把它穿在身上,把他对于帕布罗的迷恋表现出来,这种恋物癖在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中时常出现(如《不良教育》中,恩里克偷胡安的打火机)。
“小受受”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在床上却是“菜鸟”,只能历来顺“受”
正如佩德罗·阿莫多瓦一贯的强烈风格,《欲望法则》中不乏性爱、变性、生死以及发人深省的简洁对话,情人的关系必须是完美的,爱是全面的,剧中角色期待的都是百分之百的相处与付出和百分之百的被爱与响应。
性与爱不可分离影片中的知名导演帕布罗与安东尼奥的相遇,是从“性”开始的。当安东尼奥说出:“告诉我要怎么做?我是第一次。”性关系进行中还不断问到:“会不会痛?”安东尼奥因暗恋,并长期计划、有预谋的接近知名导演帕布罗,包括准备好将自己的初夜献给他这辈子认定唯一的真爱。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西班牙DVD版封套
我们一开始分不清他们的一切纠结是来自完美的一次性经验或是爱。在知名导演帕布罗发现安东尼奥为了与自己长厢厮守,不但谋杀了自己的爱人,还恶意诱拐自己最爱的变性人妹妹后,依然被他的坚持、勇气、具毁灭性的强烈爱意打动,并激烈的做爱。此时,我们又再次分不清他无法抗拒的,是他的爱还是自己对他的性冲动。
《欲望法则》即是如此的用性与爱交错编织,在观众的心理掀起阵阵的波涛。 性象征我们在《欲望法则》看到许多男性的性象征:几乎每个镜头都存在的啤酒瓶,佩德罗·阿莫多瓦常用的鲜红色,安东尼奥杀死情敌的灯塔等等。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剧照,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右二)绑架了卡门·毛拉Carmen Maura(右)来要挟欧塞维奥·庞塞拉Eusebio Poncela(左)
这些象征散布在全片中,似乎剧中人的行为都依附在性欲的基础上。也许啤酒瓶、红色、灯塔在别的影片中不会让人产生性联想,但是在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在《欲望法则》里,就必定会被大家解读为如此这般。
这是影片的气味使然,还是影评人多事?就像导演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中,张震手中的手电筒普遍被解释为性象征后,杨德昌解释说:“当初只是想说他应该需要一个手电筒照亮那条黑巷吧!”也许象征意义都只是影片气味产生后的副产品吧!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宣传照,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
强迫的浪漫就如佩德罗·阿莫多瓦另一部经典《捆着我,绑着我/捆着你,困着我Tie Me Up! Tie Me Down!》(1989),片中的安东尼奥就彷若《欲望法则》中同一名角色的重现,只不过对象的性别不同了。《捆着我,绑着我》中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绑架了心仪的、有赌瘾的B级片女演员,但最后女演员深受感动,接受了她,于是两人获得真爱,得到完美的爱情。
《欲望法则》的安东尼奥为了得到真爱不惜谋杀自己的情敌,剧终以自杀表现极度的爱意,表现了同志爱情的强烈与悲怆。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西班牙版海报
佩德罗·阿莫多瓦的激烈热情就这样陈列在其每个作品中,尽管片中全然只有异性恋角色的作品中,总是从绑架、强迫接受的行为进而得到真爱,拥有了浪漫的爱情。
《欲望法则》也许是佩德罗·阿莫多瓦唯一一部男性视角的电影,即使在这样一部专门讲述男人爱情的电影中,依然贯穿了导演一直以来对逾越常规的性和性别跨界的思考。其中一位男主人公的“姐姐”曾经是他的弟弟,他之所以选择变性,竟然是为了和心爱的父亲在一起;同时,在男主人公帕布罗和同性情人之间,又闯入了第三个爱的奋不顾身的男人安东尼奥。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剧照,飞蛾扑火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终于把自己点着,而留下欧塞维奥·庞塞拉Eusebio Poncela在余生回味被爱的灼热
这样,佩德罗·阿莫多瓦在《欲望法则》中将三角恋、跨性恋、变性,乱伦这些逾越常规的符号糅合在一起,布置出一桌色彩诡异挑战主流视线又鲜艳夺目的让人胃口大开的盛宴。于是,一位女性主义的导演以他别出心裁的构思为观众展现了男性世界不为人所知的边缘一角,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男性的一个另类的同时也是异常珍贵的机会。
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走进置身于“世界中心”的男性内心深处其实孤独柔弱的一角,看到男人卸下面具之后真切的眼泪和心灵的呼唤,明白他们其实也是受到父权社会结构沉重压迫的群体,而父权社会对男性世界的扭曲和伤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远远超过了女性。
电影《欲望法则/欲望之规条La ley del deseo》(1987)西班牙蓝光版封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