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到
聚会一多
饭桌上总免不了要喝酒
不过
如果你或你的亲友正在吃药
那千万要小心
有些药在服用时不可以饮酒
情况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1月15日,义乌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宗金波发了一条很特别的朋友圈:
“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温馨提醒各位朋友,喝酒前后一周的时间,一定要禁止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呋喃唑酮、灰黄霉素、呋喃坦丁,都是饮酒前后禁止服用的药品!望亲朋好友谨记!
”
后面还附了一张饮酒前后禁止服用药物的列表:
同一天,也是1月15日,人民日报微博报道了“35岁男子在头孢输液两天后喝酒差点没命”的新闻。
网友也纷纷自曝真实案例:
头孢药物和酒精反应真有这么恐怖?
商贸君联系上了宗金波。他说,发这条朋友圈就是希望更多人知道“酒精+头孢很危险”,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他曾经收过一例病例。患者为男性,年纪很轻,才30岁左右。头孢吃吃,白酒喝喝,后来因为心肌梗塞被送入医院。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状态良好,但心电图表现为心肌梗塞。经诊断,就是因为酒精跟头孢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要了解双硫仑样反应,应首先了解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即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一些头孢类药物与双硫仑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可以抑制肝脏的乙醛脱氢酶,阻断乙醛向乙酸的进一步转化,从而使乙醛蓄积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
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时,患者容易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全身出皮疹等症状,重者出现胸闷、喘鸣、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
“那位患者实际就是双硫仑样反应,对心脏产生了毒害作用。好在治疗及时,预后蛮好,人没大事情。”宗金波说。临床上,这样的病人其实很多。最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药物和咪唑类药物,人群中反应较重的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
只喝喝一点点是不是关系不大?
离开剂量谈药性都是伪科学。虽说吃头孢不能饮酒,那只喝喝一点点是不是关系不大?
宗金波说,这问题不能这么理解。“每个人身体的承受能力不同,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临界点在哪里。最好还是不要去试探。”
医生建议
宗金波建议:使用头孢菌素、咪唑类药物治疗过程期间及停药物14天内,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防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朋友们,这里就要仔细审题了
乙醇制品不光是酒
生活中很多食品中也都含有酒精
比如酒心巧克力
藿香正气水等
都特别容易被忽视
此外,不光是头孢类药物
服用其他药物期间
也不能饮酒
记住这些
也许能救你一命
头孢/甲硝唑等抗生素+酒=致命
感冒药+酒=肝衰竭
安眠药+酒=记忆力功能障碍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身体是自己的
生命只有一次
吃药不喝酒
喝酒不吃药
作者:华青
编辑:楼杭娟 责编:应悦
编审:金洪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