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复兴论坛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绿十字、借宿、寒舍旅游投资管理集团共同主办,新浪旅游&微博县域担纲首席新媒体的乡村盛事。
2019年10月17-20日,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将走进“中国天然氧吧”——山西省沁源县沁河镇/灵空山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目光投向乡村,将更多的智慧、才华和热血投入乡村建设,“乡建”一度成为乡村振兴工作、建筑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热搜词。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何崴带领其团队先后在河南、山东、福建、贵州等交通闭塞、经济条件落后的乡村打造出了一个个优秀乡村项目。在这些项目里他是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也是策划人、项目运营者,他带着全方位的思维参与乡建,帮助乡村改造外观、内景的同时,规划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西河粮油博物馆
精心改造, 变废为宝 从废弃粮仓到微型博物馆 连接乡村的过去与当下
过去,原建筑是一个建于1958年且早已废弃停用的粮油交易所,所处村落——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位于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带,距今已有700年历史。这里自然景观丰富,十几个古民居沿河而建,古风犹存,但远离县城、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活力不足,村民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一直以来鲜少有人问津。
2013年,何崴老师带领三文建筑团队来到西河村,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当地材料和建筑工艺对废弃粮库进行空间改造和功能重置,打造出了一座用于收集、修复、展示当地农耕文化历史遗存(手工榨油的油车等农具)的微型博物馆、一处 用于接待外来游客、举办婚丧嫁娶等各项活动的特色餐厅和多功能村民活动中心。
微型博物馆
特色餐厅与活动中心
不仅如此,在带动西河村发展活力的同时,又重新激活了茶油产业。
“西河良油”
此外,传统手工制油的工艺及器具 ,成为博物馆的主题和主要展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有300年历史,还能运作的古法榨油机器
今年4月,何崴老师再次来到西河村,重新围绕“粮”、“油”两个主题对西河粮油博物馆进行空间设计升级。
在粮空间,分别按照季节布置了以亲子互动体验元素为主的四个区域,有作为农作物知识小讲堂的“春播”;有收纳了夏季虫鸣、蛙叫,可“感知”万物生长的“夏长”;有让“碾磨”等词从书本走向现实的“秋收”,有能让父母、孩子亲手用农产品制作美食的“冬藏”。
在油空间,围绕原本榨油作坊里的那架古老油车,新布置了半圈坐台,观众可以舒适、稳定的观看榨油表演。空间的另一端则是商品货架,可以购买到与茶油相关的许多产品,并希望借此将茶油产业延伸下去,让西河村的未来发展集游览、观赏、体验、产品于一体。
王家疃村
巧借地势, 设计再造 从闲置民居到精致乡舍 一次质的蜕变
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有着百年历史的王家疃村,原始格局完好,传统风貌明显,是进入里口山风景区的山口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但村中现有的旅游配套设施规模较小且不成系统,大量人口迁出,乡村整体活力不足。
何崴带领团队根据村庄建筑特点,重点打造了拾贰间美学堂、琴舍、白石酒吧等多个空间。结合亲子休闲体验、国学文化的未来业态,以“孔子六艺”“君子八雅”为经营主题参与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服务于未来的旅游休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拾贰间美学堂
原建筑是典型的胶东民居,瓦顶、毛石外墙,一个六开间、两个三开间,共十二间沿街一字排开。 何崴巧妙借用建筑背后极具审美价值的山石,在山石与建筑之间增设半开放亭子和黑色方通格栅,与山石形成天然的内观式空间。
整个建筑也被打通,分成了教室、展览区、阅读区三个部分,教室区域以门分隔,展览区用于展品的布置和展示,阅读区则布置有书架和展桌,用于摆放与国学有关的书籍和文创产品。在外部建筑与街道之间的用地被规整,建成了高于路面的平台,供人休息、闲坐等。
教室
展览区
阅读区
琴舍
琴舍是两个毗邻的独立合院,何崴与设计团队为延续“六艺·八雅”这个主题,加入古琴这一元素,融入艺术气息。因此,原建筑空间被重新划分为前台接待区、琴房和五间客房。
接待区
琴房
客房
琴舍入口处的红丝带墙,起到遮挡作用的同时成为村中的“网红”景点。
白石酒吧
酒吧前身是位于村口的一座闲置普通民房,何崴在保持原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清理、拆除加建部分,在房屋的东西两侧各增加一跨新建筑,阳台和挑檐之间又加入四个展示窗口。将白色作为空间基底,再加上半通透花砖、水磨石、镂空砖、白色钢网、内透光这些因素的融入,为老村庄输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
改造后的白石酒吧,以其独特造型和建筑风格与村里的古老民居形成强烈反差,成为村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对王家疃村项目的改造,不仅提升了生活环境质量,更激活乡村,拉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在使当地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又能满足精致生活的需要。
韩洪沟
漫漫乡建路 不忘初心 沁源,再启程
位于山西省沁源县东南部2.5公里外的东山角下的韩洪沟村,在抗日战争年代曾是太岳行署所在地,现该村还有太岳行署总部、冀南银行、枪械修理部等革命遗址保留至今。在过去的一年,韩洪沟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红色旅游。到今年,韩洪沟村委加大对革命历史旧址的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红色旅游产品,积极带动餐饮、民宿等产业的发展。
老城门
窑洞
革命遗址:军械修理部
作为沁源峰会分会场之一的韩洪沟村,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那么,何崴老师将会运用什么建筑方法、设计经验和运营思路投入这个村庄? 老城门、窑洞、革命遗址将会得到怎样的改造? 整个韩洪沟村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番面貌? 金秋十月,我们来揭开神秘面纱。
2019年10月17-20日乡村复兴论坛·沁源峰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何崴将莅临现场并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文参考及图源: 木屋世界、 乐居设计师俱部、知了Home、网络
本次峰会设“综合、文旅、运营、工匠论坛、‘村长’有话说”5大主题内容,邀请国内外30余位建筑设计、规划运营、文化旅游、民宿实践、内容传播等领域专家学者、业界领军人物、乡村建设实践者,结合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乡建工作者解疑释惑、传经送宝。
嘉宾阵容
以下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杜一力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
罗德胤
乡村复兴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邵 甬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何 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廉毅锐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产业园区中心主任
潘 曦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王小斌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孙海滨
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专业创办人
夏雨清
借宿创始人,杭州民宿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殷文欢
寒舍旅游投资管理集团创始人&总裁
李峥嵘
微博政务运营总经理
李 忠
华高莱斯董事总经理
李 农
视觉中国高级顾问,原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首席市场官
王 伟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小 熊
墟里品牌创始人
陈桂春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十丈村第一书记
夏兴勇
福建福州市屏南县龙潭村第一书记
诸葛坤亨
浙江兰溪市诸葛村党支部书记
吴光成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月坝村党支部书记
王岩岭
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小堤村副书记
赵胜建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中郝峪村团支部书记
卢岳鹏
乡土营造社社长,2017爱故乡年度十大人物
陆德怀
民族建筑工艺大师
蔡志勇
北京全域智联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CEO,视觉艺术家,国内知名摄影师,手机摄影推广达人
明 明
中国休闲农业宝苞农场创始人
更多嘉宾持续添加中,敬请期待~
峰会日程
10月17日
全天:报到注册
10月18日【沁河镇】
上午:开幕式 & 综合版块
中午:特色午餐 & 非遗展演
下午:文旅版块&运营版块
晚上:长沟宴 & 民俗展演
10月19日【灵空山镇】
上午:工匠论坛 & “村长”有话说
中午:特色午餐 & 参观考察
下午:闭幕式 & 森林音乐会
10月20日
上午:参观考察
中午:嘉宾返程
报名方式
进入报名通道
联系方式
官网:www.ivillages.org
邮箱:xcfx2016@163.com
联系人:牛初一,0755-28895149
交通指南
论坛组委会将于 10 月17日12:00-19:00 ,在 太原 机场、太原南站 设立接待处,并安排相应接驳中巴班次前往报到处。
太原
机场
报到
地点
时间:10月17日
12:00-19:00
太原
南站
报到
地点
时间:10月17日
请尽可能按上述时间段抵达接待处,因故赶不上接待班车的参会代表,需自行搭乘机场(或客运站)班车前往报到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