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
第二代攻击性核潜艇也有2级,即V级和A级。V级中又分为3个型号,VI、VII、VIII型。A级虽有705和705K型,不过北约统称为A级。第二代攻击性核潜艇比起第一代来有了显著地改进,有些改进可以说是突破性的。
1)
V级(671、671PT、671PTM型),维克托级。
A)
从V级开始,攻击性核潜艇除能执行攻击水面舰艇、布设水雷等任务外,还能执行反潜任务。
从V级开始,苏联的攻击性核潜艇采用了水滴型线型和单轴单桨推进。这是对苏联传统射击的一个突破,大大有效地改善了艇的快速性。当时为了采用水滴型线型,单轴单桨推进,居然被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作为“例外”批准。有趣的是,从VI开始所有的攻击性核潜艇都毫无“例外”的采用水滴型和单轴单桨推进。
V级的特点还有,虽是单轴单桨,但却有2座反应堆。N级和645型式2座反应堆,但为双轴双桨。V级的水下最大航速:VI为32节(N级为28节);VII和VIII均为30节。V级的下潜深度也比N级和645型的大,为400/320米(分子为极限下潜深度,分母为工作下潜深度,下同)。
B)
V级的武备有了加强。VI可发射自导鱼雷53-65K和СЭТ-65型鱼雷。СЭТ-65型是一型反潜鱼雷,在VI型开工较晚的3艘艇上,还赶上了安装“暴风雪-53”型反潜导弹(类似“萨布洛克”型)。反潜导弹又称火箭式助飞鱼雷,潜艇从水下发射后先出水,再入水,可用核装药打击敌潜艇的一种武器。而反潜鱼雷是发射后不出水的自导鱼雷。VII型上也有“暴风雪-53”型反潜导弹。
在VIII型还有一型“暴风”型鱼雷。这种鱼雷可称为“火箭助推鱼雷”。“暴风”是一种高速直航雷,航速可达200节。此外,VIII型上还装备“瀑布”型(533毫米)反潜导弹。这型反潜导弹再入水后,放出уМГT-1型(400毫米)自导鱼雷,搜索攻击敌潜艇。VIII型还有2艘艇进行了改装,安装了“石榴石”(PK-55)巡航导弹。这是一型类似“战斧”的巡航导弹。不过只是进行了试验,于1983年8月完成了国家试验。
C)
V级加强了观通导航设备,特别是水声设备。如第二代的声纳“红宝石”型(MГK-300),其中有“弧度”(MГ-509)探雷声纳和回声声纳等,以后VI又改装了“卢比孔”声纳的部分设备。
VI型还首先采用了交流电制,这在A级核潜艇上沿用了下来。可以简单概括的说:第二代中的V级首先开采用水滴型线型,单轴单桨推进之先河,有效地提高了水下航速。加强了武备和观通导航设备的配置,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不仅能打击水面目标,也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V级是一级性能较优的攻击性核潜艇。
2)
A级(705型和705K型)
第二代中的A级就没有V级那么“幸运”了。这是一级饱受争议的攻击性核潜艇。
A级的研制是想在V级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突破。特别是1960年7月23日苏共中央发出No.704-290号决议,要求研制一型高速反潜鱼雷潜艇,并批准艇的主要性能为:正常排水量1500吨,水下最大航速约45节,下潜深度不小于400米和艇员不超过15人。
可以说,这个研制目标,就是在今天也是难以实现的。1500吨,不说是核潜艇,就是柴油动力装置潜艇,今天也到了2000吨以上的正常排水量。
A级潜艇的研制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力求取得技术上和作战使用上新的突破。
A)
采用单壳体,小储备浮力,大分舱,不保证水上不沉性。
B)
采用钛合金制造艇体,减轻艇的重量,降低排水量,以求提高水下航速和加大下潜深度。
C)
采用水滴型线型和“高级桥车”型光顺的指挥台围壳,连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处的舷侧甲板过道也取消了,做成光顺的。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核动力装置的重量和外形尺寸都小,经济性也较好,有利于降低排水量,提高艇的水下航速。
E)
对武器的使用,艇的机动和驾驶操纵都研制了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和遥控的器材设备,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也有利于减少艇员人数。采用了400赫、380伏的交流电力系统,也是为了减轻电气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也有利于艇上组成的一的电网。
还有其他的一些措施。对于研制这样一型高性能的攻击性核潜艇,海军和工业部门都不反对,何况有苏共中央的决议。设计局更是以此为“尚方宝剑”,全力以赴,力求实现中央下达的设计指标,但海军从使用角度出发,有它自己的立场。研制过程几经周折,反反复复,导致海军不接纳A级核潜艇的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是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事故频繁,可靠、安全性差。
另一项是海军没有放弃对保证水上不沉性的要求,不同意采用小储备浮力的单壳体潜艇。设计工作在这一点上没有取得突破。
A级首艇K-64艇在1972年4月,反应堆的液态金属冷却剂就发生了凝固过程,最后被堵死。后于1974年8月将其除名。A级的K-123艇(705K型)也在1982年4月发生冷却剂泄漏。在大修和中修后也于1996年7月除名。最后建成的K-316艇、K-373艇也都在90年代退出现役。
A级核潜艇只配置了普通的反舰和反潜鱼雷,并无特色。但是它采用的气动液压式鱼雷发射装置是新颖的,鱼雷发射深度可达400米,艇上还设置了可供全体艇员水下逃生的漂浮救生舱,这在攻击性核潜艇上也是首次。
可以简单概括的说:A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界于苏共中央要求研制的高速反潜鱼雷潜艇和海军“捍卫”其水上不沉性要求和为确保艇的安全、可靠性而屏弃(或说不赞成)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这两者之间,研制完成的一型折中产品。A级没有达到苏共中央所批准的性能指标,但是也聊以自慰的是:正常排水量小,2300吨(接近1500吨);水下最大航速高,39节(45节);下潜深度400米(不小于400米)和艇员32人(不超过15人)(括弧内为苏共中央下达的指标)。上述几项指标和V级比起来,仍是提高了一步。
VI型
VII型
VIII型
A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