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新西兰全面开放国门 这些神奇物种你认识多少?

0
分享至

在执行严格边境限制措施近两年后,素有“长白云之乡”美誉的新西兰于7月31日晚11:59起全面开放边境。

这个位于南半球的海岛国家,赋予了很多人对于纯净自然的想象,无论是透蓝洁净的天空,还是绿意盎然的林地,甚至是那些种类繁多的珍稀生物,都成为当地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因此,自2020年8月起,新西兰政府开启了一项长达30年的战略计划,旨在缓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并更好地链接人与自然的关系。


新西兰旺格努伊国家公园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提及新西兰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就要追溯其历史,作为八千多年来一直远离大陆,独立存在的小岛,新西兰保存着更多独一无二的动植物资源,在没有人类到来之前,它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与其说这里是世外桃源,我们更乐意称之为“神奇物种们的聚集地”。


新西兰阿贝尔·塔斯曼国家公园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在这片将原始风貌保留的如此完整的土地上,拥有着地球上很多的物种资源。如,地球上72%的鸟类物种、84%的维管植物物种、81%的昆虫物种、7%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88%的淡水鱼类以及全部的爬行动物、青蛙、蝙蝠种类,而其中49%的物种是仅新西兰可见的。

生长在人间的“冥界之花”。如果问在新西兰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植物是什么,那就非这朵“冥界之花”莫属。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Dactylanthus,在英文里被称为木玫瑰,作为新西兰独有的完全寄生的开花植物,它仅生活在新西兰北岛,小溪流的源头且树木茂密的地方,因此非常难以被发现。“冥界之花”没有自己的绿叶或者根茎,却寄生在树木的根部形成玫瑰的形状,散发着自己强烈的气味。

视频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而这种气味也是为了吸引着它的唯一授粉者,同样是新西兰独有的物种——新西兰短尾蝙蝠。

在地面奔跑的蝙蝠。作为“地面狩猎者”,新西兰短尾蝙蝠,可谓是新西兰独有的古老物种,它的尾巴只有12毫米长,整个身体也只有6-7厘米,与它们大而尖的耳朵完全不成比例。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他们栖息在新西兰本土的原始森林中,空心的树干是它们的家。新西兰短尾蝙蝠30%的时间会在森林地面上狩猎,这个比例比其他的蝙蝠种类要高很多,由于这种独特的狩猎方式,它们的翅膀更像是前肢,帮助它们“奔跑”。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不会飞的鹦鹉这位鸟类朋友名叫Kākāpō,中文是鸮鹦鹉,它不仅是极度濒危鸟类之一,也是新西兰独特的宝藏之一,截至目前,新西兰只拥有197只成年Kākāpō。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它是在夜间行动但却不会飞的鹦鹉,究其不会飞的原因,便是在进化过程中未受到天敌的影响,因此体重在不断增加,并慢慢丧失了飞行能力。

视频来源:Dr Andrew Digby,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现在,它们的翅膀主要用于平衡和优雅地摔倒。出于对物种的保护,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发起了的Kākāpō Recovery——鸮鹦鹉恢复计划,以融合了科学家、护林员、志愿者和捐助者的努力,一同为保护极度濒危的鸮鹦鹉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海中的“霍比特人”。栖息在新西兰水域的海豚种类大约有13种, 而提到海中的“霍比特人”那便是毛伊海豚了,它是新西兰土生土长的海豚品种,也是世界上最罕见、最小的海豚之一,最大的成年毛伊海豚体长也只有 1.5 米。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作为世界珍稀动物,毛伊海豚只有在新西兰南岛水域中才能见到,其中,1岁以上的毛伊海豚不到60只。

视频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因此在新西兰海域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在海洋保护区内限制人类的活动,使海洋动物可以寻求庇护,帮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世界上仅存的恐龙后代。在新西兰,有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爬行动物,个体可以活到100岁以上。当地的毛利人称它为tuatara,中文叫新西兰大蜥蜴,毛利人认为它们拥有超自然的力量。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从物种的角度来说,这种动物也确实不同寻常,据说它们曾是恐龙的同时代伙伴,见证了沧海桑田。作为蝶齿目唯一幸存的成员,遗传学家表示,这种动物的基因组非常庞大,是迄今为止公布的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最大的一种。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其DNA由大约50亿对碱基组成,就好比要用50亿个字母排列组成一本书,相比之下,人类这本书的厚度只有它的2/3左右。厚厚的基因蓝图显示,这种动物在自然史上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面对如此繁多的珍稀物种,新西兰人民可是绞尽了脑汁去保护它们,不仅纷纷建立国家公园及保护区,还指定了多种多样的生态保护政策,来避免环境的恶化及物种的灭绝。


对牛羊打嗝征税。新西兰公布了一项对农业碳排放进行收费的计划草案,以应对该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牛羊打嗝。新西兰环境部表示,该提议将使新西兰这个农业出口大国成为首个让农民为牲畜碳排放支付费用的国家。根据新西兰政府近日公布的计划草案,从2025年起,农民必须为他们牲畜的气体排放付费。短期和长期的农场气体排放将分别定价,但会使用统一的计量方法。

全球最大规模有害物种消除计划。近日,新西兰启动号称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有害物种消除计划”,拟在著名旅游胜地斯图尔特岛全面清除老鼠和野猫等入侵性动物,以保护海岛的生态。新西兰土地保护研究所与该国环保组织签署了一项价值28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准备在未来4年对该岛进行“大清理”,全面消灭老鼠、负鼠、野猫和刺猬等天然的野外“掠食者”。


被新西兰归为害虫的黄蜂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强调细节的国家公园参观准则。新西兰拥有14座国家公园,占国土总面积的30%。为实现对国家公园的有效保护,新西兰把设立健全相关法律放在首位,因此颁布了综合性法律《保护法》,对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整合。


新西兰罕见的南露脊海豚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尽管新西兰作为地球上最注重生态多样性保护的国家之一,但也无法逃脱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命运。

自从人类踏足新西兰这片岛屿以来,便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后果便是一波物种的灭绝。据数据表示,目前已有79种物种灭绝,其中包含59种鸟类。


新西兰野生的雌性食肉鹦鹉和它的两只幼崽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目前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严峻的威胁,迄今为止,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陆地资源以及66%的海洋面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受到影响。在全世界800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受灾最严的群体便是两栖动物、海洋哺乳动物以及珊瑚礁。并且在过去的40年里,物种灭绝的速度似乎一直在加快,而且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这一切也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被猎杀的新西兰黑白海豚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显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五个主要因素为,外来物种的影响、生存环境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而这五种危害又互相影响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危害,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必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新西兰南岛西北部的希菲步道 图片来源:新西兰自然和历史资源保护部

保留一个更具有活力的生态环境,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期望,相信我们齐心协力,共同采取行动,一切都还为时不晚。同样也期待我们和新西兰的神奇物种们早日相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西北某大学又出“吊带姐”,迎新晚会肩带断裂,走光跳完全场

曝西北某大学又出“吊带姐”,迎新晚会肩带断裂,走光跳完全场

时光中的过客
2023-09-26 21:40:03
联想终于禁止采购美光了

联想终于禁止采购美光了

历史侦查号
2023-09-27 10:22:38
韩国向全球宣布,中国无法阻拦韩军机飞越台海,中国:导弹试射!

韩国向全球宣布,中国无法阻拦韩军机飞越台海,中国:导弹试射!

漂亮的风景
2023-09-25 17:31:41
亚运男足1/4决赛对阵韩国U23,韩国只有拿到金牌才能免服兵役

亚运男足1/4决赛对阵韩国U23,韩国只有拿到金牌才能免服兵役

直播吧
2023-09-27 21:57:03
马德兴:高天意累计两张黄牌对阵韩国停赛,战缅甸时应该洗牌

马德兴:高天意累计两张黄牌对阵韩国停赛,战缅甸时应该洗牌

直播吧
2023-09-27 21:57:09
我国最有名的“十大寺院”一览!

我国最有名的“十大寺院”一览!

小刺赶海日记
2023-09-27 10:35:54
央行:落实!调降!

央行:落实!调降!

环球网资讯
2023-09-27 11:55:15
广州一女子发现公司发假月饼,说230元买的,提出疑问后被开除

广州一女子发现公司发假月饼,说230元买的,提出疑问后被开除

教育侠
2023-09-27 17:35:17
这是历届亚运会夺得金牌最多的国家!

这是历届亚运会夺得金牌最多的国家!

宏宏饼干屋
2023-09-27 15:22:12
为啥游泳运动员爱穿羽绒服出场?运动专家:普通人不用get同款

为啥游泳运动员爱穿羽绒服出场?运动专家:普通人不用get同款

体育焦点汇
2023-09-26 21:24:12
广州一知名学校附近违停严重,家长担忧接送安全!交警回应

广州一知名学校附近违停严重,家长担忧接送安全!交警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3-09-27 14:21:08
他52岁被邓小平从正厅越级提拔到正部,宣布任命前一刻自己才知道

他52岁被邓小平从正厅越级提拔到正部,宣布任命前一刻自己才知道

夏目历史君
2023-09-21 15:44:41
刘德华现身华为发布会是大亮点,但鲜有人知,他其实冒了很大风险

刘德华现身华为发布会是大亮点,但鲜有人知,他其实冒了很大风险

晴儿读史
2023-09-26 14:12:28
与我争论“省政府大院是否是棚户区“的市委书记都进去了

与我争论“省政府大院是否是棚户区“的市委书记都进去了

王才亮律师
2023-09-27 17:01:16
人口断层的恶果

人口断层的恶果

侃侃人物讲
2023-09-19 11:41:52
45比44!亚运会神剧情,中国队涌现救世主,挽救赛点绝杀日本队

45比44!亚运会神剧情,中国队涌现救世主,挽救赛点绝杀日本队

思考体育
2023-09-27 15:18:43
亚运会自助餐火了,奥委会巴赫表示只要中国申办,必定能办。

亚运会自助餐火了,奥委会巴赫表示只要中国申办,必定能办。

袁小二先生
2023-09-27 11:53:15
国军上校3次赴美深造,归来感慨:学了毛泽东理论却没蒋介石半句话

国军上校3次赴美深造,归来感慨:学了毛泽东理论却没蒋介石半句话

三舅说历史
2023-09-26 16:37:30
家长在家长会打班主任?知情人曝内幕:积怨许久

家长在家长会打班主任?知情人曝内幕:积怨许久

秋之阳暖人心
2023-09-27 17:14:30
9月25日,菲律宾强拆黄岩岛设备,中方效仿10年前做法,后发制人

9月25日,菲律宾强拆黄岩岛设备,中方效仿10年前做法,后发制人

欧阳山峰
2023-09-26 21:29:37
2023-09-27 22:42:44

头条要闻

保育员用胶带粘幼儿嘴部 官方通报称双方已达成谅解

头条要闻

保育员用胶带粘幼儿嘴部 官方通报称双方已达成谅解

体育要闻

陈戌源:嘴上全是主义 心里全是生意

娱乐要闻

热巴时装周生图曝光!妆容老气显沧桑

财经要闻

链家降中介费,有买房者哭晕了

科技要闻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汽车要闻

别叫我工具车 豹5是台豪华的硬派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有何不可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我“混进”了河南今年最火的科技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 “遥遥领先”不是玩笑

数码要闻

模型玩家去世母亲继承遗志 CDPR将其做进2077资料片

公开课

中国男性身高最高的10个省市,南方仅上榜1个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