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春“瓦萨之翼”扇动中国体育“冰雪飓风”)
新华社长春1月3日新媒体专电 题:长春“瓦萨之翼”扇动中国体育“冰雪飓风”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 周万鹏 姚友明
3日,36岁的李阁亮伫立在85米长、15米宽、32米高的巨型雪雕前凝思良久——这座雪雕名为“凤舞净月”,是2017中国长春净月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的主体建筑。林海雪野,凤翼天翔,从运动员到裁判员,亚洲越野滑雪冠军李阁亮经历了“中国瓦萨”的起步,也见证了“瓦萨之翼”连续扇动的中国体育“冰雪飓风”。
竞技之风:“百人项目”跻身世界罗佩特组织
“那一年,中国越野滑雪项目成年选手只有100人左右,许多观众连雪杖是干啥用的都不知道。”忆及2003年首届中国长春净月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的开幕场景,李阁亮说,彼时的主雪雕只有几米长,参赛选手仅700多人,“那时候除非是赶上洲际大赛,不然中国运动员和外国选手一整年都碰不了一面。”
如今,“中国瓦萨”已从2天时长扩展为历时3个月,主雪雕已升级为用雪量达3万立方米的“巨作”,累计参与人数已壮大到10万。3日上午,陆续抵达长春的各路高手穿行于茫茫雪原,进行大赛前的热身。
长春市体育局副局长赵晓路表示,在“主场”把全球的高手请进来,小到学习雪板打蜡,大到借鉴赛事运营,长春办瓦萨滑雪节一直在探索中国冰雪竞技体育发展经验。2014年,“中国瓦萨”正式跻身罗佩特(隶属于国际雪联的世界最高级别越野滑雪长距离运动组织),就是世界对中国越野滑雪发展的点赞。
不只是李阁亮,15年间,办赛规模和竞技水平逐年提高的“中国瓦萨”还成就了夏万、许文龙、李宏雪、满丹丹、柳圆圆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中国滑雪协会副秘书长安林彬认为,虽然中国越野滑雪目前在冬奥赛场尚欠竞争力,但毕竟该项目属于雪上头号基础大项,瓦萨的举办已为从弱到强的未来辟出了路径。
普及之风:极寒天气下带动的百姓健身奇迹
瓦萨滑雪节起源于瑞典,从1922年设立延续至今。2003年,这项在世界上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冰雪活动落户长春,使中国成为继瑞典、美国、日本之后第四个举办瓦萨滑雪节的国家。“中国瓦萨”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福利,还是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尽管每年这个时节正值日均零下15摄氏度的极寒天气。
将连续第三年参加“中国瓦萨”大众组的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赵铭镇说:“我的校友有许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等难以见到雪场的省份,三年来,大家在圣诞前参加大学生赛,在元旦后参加瓦萨大众赛,不为名次,就为健身图个乐。”
“除长春外,中国好像没有一座城市有这么多人能参与越野滑雪。”长春光华学院体育教师刘光大说,自2009年以来,他每年都会带3000多名大学生参加越野滑雪的普及培训,并带队参加瓦萨大众组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没有高山滑雪比赛那么危险,没有学滑冰那么难,越野滑雪非常适合大学生们参与”。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是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的愿景,“中国瓦萨”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股力量。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文俊介绍,15年来,长春已有超过70万的大学生接受过越野滑雪培训。随着瓦萨普及,毕克山地车节、利丁跑步节等一系列来自北欧的体育活动也在15年间陆续引入长春,使曾经静谧的净月潭森林公园成为四季的百姓健身场所。
经贸之风:“白金”铺就的体育产业升级路径
长春作为中国重要的冰雪城市,如何抢抓中国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机遇期,做大“白金”产业?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给出答案:打造以冰雪和避暑“两极资源”带动四季旅游发展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将初步构建以旅游、体育、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产业链。
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管树森介绍,每年“中国瓦萨”举办期间,欧洲广播电视联盟都要派记者来录制30分钟的专题节目,在40多个国家播放。15年来,“中国瓦萨”从单一的体育比赛发展为集健身旅游、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为一体的节庆活动,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大背景下,旅游产业逆势而上。2015年,长春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国瓦萨”功不可没。每年开幕式后举行的瓦萨经贸洽谈会都是长春的“白金转化器”:15年来,已累计签约项目222个经贸项目,签约总额2148.7亿元。
“我们坚持培育 中国瓦萨 ,是对夯实和延伸中国冰雪体育版图应尽的责任,更是城区对城市发展建设应尽的责任。”杨文俊表示,4日下午,2017年的瓦萨经贸洽谈会将如期举行,期待这年度招商引资第一单,继续为探索中的体育产业升级之路铺就“白金”。
编辑:黄杰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原标题:长春“瓦萨之翼”扇动中国体育“冰雪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