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软银集团的孙正义又做了件大事:
他把手上价值58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全部清仓了!
消息一出,市场为之震动。英伟达的股价应声下跌近3%。
![]()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都感到困惑:孙正义,这可是英伟达啊!AI界的“军火库”,怎么说卖就给卖了?难道他看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泡沫”了?
更令人玩味的是,软银高管还特意解释说:
“别误会,我们清仓跟AI估值太高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无异于把茅台全卖了,然后说自己依然看好白酒行业。
大家都在问:孙正义到底在想什么?放着“印钞机”不要,他要干嘛?
卖“AI龙头”,只为“All in AI”?
孙正义卖了这58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是拿钱干嘛去了?
答案是:他要更疯狂地“All in AI”。
这笔钱据称将作为他的“弹药”,准备用于:
· 豪赌OpenAI: 据称计划向OpenAI投入225亿至400亿美元。
· 搞个大的: 传闻他要参与耗资5000亿美元的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并可能入股一个价值1万亿美元的AI制造中心。
· 不停“买买买”: 收购机器人公司、投资芯片……
……反正就是要“梭哈”。
看明白没?孙正义的操作逻辑似乎是:我卖掉AI,是为了更好地ALL IN AI!
这波“用AI打败AI”的逻辑,我反正是没看懂。
不少投资人也看不懂。粉丝超10W的美女数据分析师Sophie就直接在X上发问:“软银出售英伟达股份反而是为了资助那些大头开支就是买英伟达芯片的AI公司?”
![]()
曾经“踏空”英伟达的痛
说实话,孙正义这次卖英伟达,市场之所以反应这么大,主要是因为他有“前科”。
而且是“史上最贵”的前科。
这已经是孙正义第二次“清仓”英伟达了。
上一次是在2019年,孙正义麾下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卖掉了当时价值约4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份,最后到手36亿美元,还略有亏损。
如果他当时没卖,那笔股份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估算,这笔错过的收益高达1500亿至2100亿美元。
因为“早早跳车”,孙正义完美错过了英伟达过去三年超1200%的疯狂涨幅。这“价值超千亿美金的痛”,估计每次想起来都闹心。
所以这次他清仓,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纷纷发表看法。投资公司Cantor Fitzgerald的C·J·缪斯(C.J. Muse)直接评论道:“要论时机嘛……我只能说孙正义在交易英伟达股票这事上,一直都不咋地。这看起来就是一次资源调配——筹集资金去别处下注罢了。”
资管行业大佬加文·贝克(Gavin Baker)则通过X平台上委婉表示,“总该反思一下上次套现4.9%英伟达股份的后果吧。”
![]()
“赌王”孙正义:不翻盘,就翻车
但要理解孙正义,你不能把他当成一个普通投资人。
这位投资人的过去根本没有“分散风险”这四个字,他的人生信条就是“梭哈”。
赢的时候确实没少赚。90年代末他投资互联网,身价飙升到780亿美元,还当了几天世界首富。2000年他又看上阿里巴巴,只是和马云聊了6分钟就拍板2000万美元。这笔钱最后变成了1500亿美元。
但翻车的时候也不少。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他个人损失700亿美元,创下“人类历史上个人最大亏损”的纪录。2019年孙正义又赌上了WeWork。他力排众议,疯狂砸钱把创始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的公司估值推到470亿美元。结果IPO惨败,软银亏了115亿美元的股权,还背上22亿美元的债务。孙正义自己都说这是“我一生的污点”。
孙正义的投资风格,就是“要么一战封神,要么输个精光”。
他这次清仓英伟达,也是如此。
看好他的人觉得他是在“精准套现”,毕竟这次卖出价只比英伟达历史最高点低14%,对于动辄几十亿体量的持股规模来说,已属高位。
看衰他的人则觉得:完了,他又“卖飞”了。
![]()
华尔街的“恐慌”:他是不是看到了泡沫?
虽然软银嘴上说“我没看空”,但市场可不这么想。
何况最近华尔街本来就暗流涌动。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CEO都在警告“股市可能要回调”;
《大空头》原型、当年做空美国房地产一战成名的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也跑去“做空”英伟达了。
现在,孙正义这个“世纪赌徒”也加入了“卖方阵营”。
不过,不少分析师还是想打消AI投资者的顾虑。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资官迈克尔·阿什利·舒尔曼(Michael Ashley Schulman)就认为,“现在套现就是为了筹资,好加倍下注于他看好的人工智能应用、超大规模基础设施,比如OpenAI、甲骨文公司和‘星际之门’项目。”
New Street Research的股票研究分析师罗尔夫·巴尔克(Rolf Bulk)还为此罗列了不少数据:“我们认为这可不是不看好英伟达,而是软银第四季度需要至少305亿美元用于对外投资,其中包括225亿美元用于OpenAI和65亿美元用于Ampere。”
但华尔街现在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孙正义这次,是又一次“世纪错判”(比如踏空1500亿美元的英伟达),还是又一次“世纪神操作”(比如投中2000万的阿里)?
他是看到了我们没看到的“AI泡沫顶峰”,还是又一次在WeWork这样的大坑面前疯狂试探?
反正钱已经推上牌桌,孙正义又要“All in”了。(辰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