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实验室:引领中小学教育变革新范式 ——美区科技亮相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025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北京第五实验学校顺利召开。此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了全国数百所中小学代表、教育专家及科技企业齐聚一堂。作为受邀参展的科技企业代表,北京美区科技有限公司(MetaSpace Technology Co., Ltd)以“AI赋能教育,XR智见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展台与互动体验,全面展示了其面向中小学的AI人工智能实验室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年会现场备受瞩目的焦点。
政策东风:AI教育从概念走向实践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同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小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框架,让AI真正服务于课堂创新与人才培养,成为教育界亟待破解的课题。
美区科技此次参展的AI实验室,正是对这一命题的实践回应。作为一家源于清华、扎根中关村的前沿技术企业,美区科技聚焦“AI/XR/教育机器人”技术研发,致力于为中小学提供可落地、易扩展的AI教育解决方案。其展台位于北京第五实验学校3号楼1层大厅,通过机器人表演、XR沉浸式课堂体验及AI实验室功能演示,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展示了“AI+教育”的无限可能。
双模课堂:算法从抽象到具象体验
在美区科技的展台上,AI实验室的“双模课堂”设计成为最大亮点。传统AI教学中,算法的抽象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常常有差距,美区科技通过“AI通识课堂”与“AI沉浸课堂”两种模式,实现了教学场景的快速切换与融合。
AI通识课堂模式聚焦日常教学效率提升。集成AI助教、智能学情分析、互动白板等功能,教师可一键生成个性化教案,系统实时捕捉学生课堂反应并生成学情报告,帮助教师精准调整教学节奏。例如,在数学公式推导环节,AI助教能通过语音交互解答学生疑问,同时分析班级整体理解度,提示教师是否需要重复讲解。
AI沉浸课堂模式重构学习体验。借助XR技术,学生可“穿越”至虚拟世界,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未来城市中探索AI应用场景,甚至通过自创诗词触发AI生成对应的虚拟景观。“这种体验式学习让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学生的探索欲明显增强。”展台现场,一位参观教师评价道。
灵活配置:破解中小学AI教育落地难题
AI实验室的推广,常面临预算有限、场地差异、技术迭代快等痛点。美区科技通过“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为学校提供了“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
实验室硬件涵盖机器人、XR头显、编程板卡、交互大屏等组件,软件集成AI教学系统与算力中心。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标准版、领先版或领航版,甚至通过增减组件实现动态升级。灵活性源于美区科技的技术架构优势。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接口与标准化协议,不仅能无缝对接现有校园平台,还可轻松完成版本升级和集成未来新出现技术,自由灵活的配置,避免了资源浪费。
全周期服务:从方案到落地的全程护航
AI实验室的落地,技术只是起点,后续的部署、培训与运维才是关键。美区科技为此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学校通过电话客服报备需求后,工程师将在24小时内回电,提供1对1免费咨询;结合校情制定建设可行性方案与成本预算;签署协议后,专业团队将同步推进实验室建设与师资培训,确保开学即可启用。
展台现场,某学校负责人咨询了服务流程:“我们最担心的是技术用不起来,但美区科技承诺提供教师培训与长期技术支持,这让我们很有信心。”据悉,美区科技AI实验室正在全国多地中小学进行推广。美区科技CEO白希峰表示,我们会针对各个学校做1对1的规划和建设辅导,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抛弃传统项目的瀑布式建设方案,转而从MVP小规模启动,按需迭代式搭建,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将最新和最前沿的科技形态传递到中小学课堂中。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教育”正从试点到普及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教育”正从试点走向普及。美区科技的AI实验室,不仅为中小学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更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重新定义了“知识传递”的边界。
正如此次年会聚焦的方向,“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AI教育的核心不在于技术炫技,而在于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当学生在XR课堂中与李白对话、用AI算法解决环保问题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向未来的能力与视野。
美区科技用“可触摸的AI教育革命”,向全国教育界交出了一份答卷。这份答卷,是一个科技企业对教育初心的坚守——让AI真正服务于人,让未来从课堂开始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