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网易科技 > 正文

1月17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特朗普上台,美国科学界谁赢谁输

0
分享至

1月17日(星期五)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科学界可能的赢家和输家

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担任美国总统,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对此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些科技公司、太空探索支持者、人工智能(AI)开发者等对未来几年可能出台的有利政策感到期待,并对创新潜力充满希望。然而,对于气候、地球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许多科学家而言,他们担忧重要研究可能会被削减、忽视,甚至遭到否定。

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担任总统期间,他推广未经证实的新冠治疗方法,否认气候变化风险,并在多个机构中削弱科学家的地位,同时多次寻求削减科学研究经费。

研究人员警告称,未来四年,环境科学和传染病研究等领域可能面临更大的破坏性风险。根据特朗普政府在马斯克共同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倡议中的计划,数千名美国环保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科学家职位可能被裁撤。此外,特朗普还计划取消许多联邦工作人员的就业保护,这将使其更容易用忠诚的政治任命人员替代科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

尽管如此,部分研发领域可能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中受益。政策专家预测,美国在战略性科技领域的投资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业、通信技术和生物技术等行业。此外,太空探索可能成为另一个赢家,尤其是在马斯克推动下,美国国会可能加大对人类太空飞行的资金投入。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科学家确定蝉的翅膀是如何杀死细菌的

蝉的翅膀拥有一种鲜为人知的超能力:能够杀死细菌。如今,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这一机制,这一发现可能为对抗污染和感染传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蝉的翅膀表面覆盖着微小的“纳米柱”,仅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综合与比较生物学学会年会上报告称,当微生物移动到这些纳米柱上时,纳米柱会在细菌的重量作用下弯曲并刺穿其细胞膜,导致病原体死亡。一位比较生物力学专家表示,如果医疗设备制造商能够开发出具有类似结构的表面材料,“这可能会彻底改变医院感染防控的方式。”

这一发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5年前,当时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蝉的翅膀能够杀死细菌,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明这一过程,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团队制作了蝉翅的复制品。他们在铝表面打出不同深度的孔,并涂上一层聚苯乙烯以模拟纳米柱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当纳米柱在细菌的重量下弯曲时,其尖端可以刺穿微生物膜。通过添加荧光标记,研究人员测量了细菌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3小时内,较短的纳米柱杀死了98%的细菌,与日常使用的漂白剂效果相当;而较长的纳米柱杀死了89%的细菌。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快速灵活的机器昆虫将来可用于授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机器人昆虫,这种微型机器人未来有望从机械蜂箱中蜂拥而出,快速、精准地为水果和蔬菜授粉。

目前,最先进的昆虫大小的机器人在耐力、速度和机动性方面仍无法与蜜蜂等自然传粉者相比。研究人员受蜜蜂解剖结构的启发,彻底革新了机器人设计,制造出比之前版本更灵活、更耐用的微型飞行器。

新型机器昆虫的悬浮时间可达约1000秒,是之前版本的100倍以上。这个仅比回形针稍重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双空翻等复杂动作,其飞行速度显著快于现有同类产品。

改进后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机器人飞行的精准性和灵活性,还将机翼弯曲导致的机械应力降至最低,从而提高了飞行耐久性和寿命。同时,这种设计为机器人预留了足够空间,使其可以携带微型电池或传感器,实现实验室外的自主飞行。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

2、这一根本性发现将减少农业中的肥料使用

大多数主要作物的生产依赖硝酸盐和磷肥,但过量使用肥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果能够利用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的互利关系增强养分吸收,就有可能大幅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

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的研究人员发现,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一个基因突变,能够重新编程植物的信号传递系统,从而增强其与固氮细菌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协作关系。这些微生物可为植物提供氮和磷等关键养分。

这种协作关系被称为内共生。然而,在集约化农业中,土壤通常富含养分,抑制了内共生的发生。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通过钙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可以增强内共生伙伴关系,即使在养分丰富的田间条件下也能生效。

进一步研究显示,小麦中相同的基因突变也能够增强固氮细菌和AMF在实际田地中的定植,为粮食作物提供养分支持。

这一发现标志着科学家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实现:通过增强内共生关系,为谷物和豆类等主要作物提供一种天然替代方案,以减少对无机肥料的依赖。这项研究代表了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纳米链甲亮相:革命性的轻量化、坚固防护材料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创造出一种二维(2D)机械互锁聚合物。这种类似链甲的互锁结构展现出非凡的柔韧性与强度,为轻质、高性能防护装备及其他需兼具坚韧和灵活性的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潜力。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开创了多个领域先河。它不仅是首个二维机械互锁聚合物,还以每平方厘米达100万亿个机械键密度创下纪录。研究团队通过一种新颖、高效且可扩展的聚合工艺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此前,研究人员一直尝试开发能实现机械连锁的聚合物分子,但因其技术复杂性,始终未果。此次,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全新策略:从X形单体入手,将其排列成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再引入化学反应以促使分子间形成机械键。

生成的晶体由层叠的二维互锁聚合物片构成,其中X形单体的末端彼此结合,中间穿插更多单体。这种聚合物结构虽坚硬,却展现出惊人的柔韧性。实验还发现,将其溶解在溶液中会导致单体层之间相互剥离。

利用尖端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团队在纳米尺度上检查了这种聚合物的内部结构,确认其具有高结晶度与显著柔韧性。

2、 缺觉如何让糟糕的记忆萦绕在脑海

英国约克大学与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削弱大脑前额叶对不想要记忆及侵入性想法的抑制能力。这一发现凸显了充足睡眠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会在提醒下突然回忆起不愉快的经历,但这种记忆通常是短暂的,会逐渐淡出。然而,大脑抑制这些侵入性记忆的能力取决于是否获得了足够的睡眠。

大脑的抑制功能十分巧妙:它通过削弱记忆的所有关联痕迹,阻止外部刺激触发这些记忆,从而避免重现完整的记忆细节。这种机制帮助我们摆脱消极记忆的干扰。

为了探究大脑是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分析了85名健康成年人的大脑活动。其中一半人在实验室中获得健康睡眠,另一半则整夜未眠。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参与者无法激活大脑中负责抑制不想要记忆的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这导致海马体中与记忆相关的侵入性想法无法被有效抑制。

这一发现对理解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患有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通常伴有睡眠困难。通过深入研究大脑中限制消极记忆的机制,科学家有望开发更精准的治疗和行为干预方法,帮助改善睡眠,从而支持大脑发挥其天然的适应能力,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刘春)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人多长时间手淫一次,不算“过度”?这算是性生活吗?详细解答

男人多长时间手淫一次,不算“过度”?这算是性生活吗?详细解答

诗意世界
2025-08-20 13:21:46
特朗普施压欧洲,“自愿联盟”动真格

特朗普施压欧洲,“自愿联盟”动真格

山河路口
2025-09-05 12:02:28
中央已划红线!公职人员这6种行为被严厉禁止,以后通通不行了!

中央已划红线!公职人员这6种行为被严厉禁止,以后通通不行了!

鬼菜生活
2025-08-27 13:14:45
现实版八尺夫人! 1米8乌克兰美女扮演蒂米特雷斯库夫人

现实版八尺夫人! 1米8乌克兰美女扮演蒂米特雷斯库夫人

3DM游戏
2025-09-04 18:03:36
江苏女子在家发现10万现金以为是老公的私房钱,气愤存进银行,柜员把钱放进验钞机后报警了…

江苏女子在家发现10万现金以为是老公的私房钱,气愤存进银行,柜员把钱放进验钞机后报警了…

黎兜兜
2025-09-04 22:03:28
妻子误以为是丈夫而配合发生关系,丈夫见状暴打对方,谁会判刑?

妻子误以为是丈夫而配合发生关系,丈夫见状暴打对方,谁会判刑?

福建玲子
2025-09-05 09:36:40
19岁英国小伙中上亿大奖8年挥霍一空!自曝交过4000女友如今只能捡破烂,网友:活该!

19岁英国小伙中上亿大奖8年挥霍一空!自曝交过4000女友如今只能捡破烂,网友:活该!

英国报姐
2025-09-05 22:07:34
2换1,丘天交易或曝光,李春江下家3选1,欧文表弟加盟CBA

2换1,丘天交易或曝光,李春江下家3选1,欧文表弟加盟CBA

东球弟
2025-09-05 08:31:49
比赛还未开打!上海申花迎来两大喜讯,山东泰山想“复仇”难了

比赛还未开打!上海申花迎来两大喜讯,山东泰山想“复仇”难了

铿锵格斗
2025-09-06 00:17:46
王伟中会见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 孟凡利参加会见

王伟中会见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 孟凡利参加会见

新快报新闻
2025-09-06 00:21:03
中国县级市最大高铁站,就在浙江!

中国县级市最大高铁站,就在浙江!

城市生态圈
2025-09-05 18:00:09
中美日激光武器射程差距太大:美8000米、日1200米,中国是多少?

中美日激光武器射程差距太大:美8000米、日1200米,中国是多少?

铁锤简科
2025-08-31 00:02:22
“男子持水杯砸伤女同事被刑拘”后续:脸部缝20多针的女子已出院,否认抢单惹祸

“男子持水杯砸伤女同事被刑拘”后续:脸部缝20多针的女子已出院,否认抢单惹祸

极目新闻
2025-09-05 21:38:02
官宣!宁波中学新校长上任!

官宣!宁波中学新校长上任!

鲁中晨报
2025-09-05 18:51:06
炸锅!中国留学生在美刷爆100万信用卡后逃回国!如今回旋镖来了

炸锅!中国留学生在美刷爆100万信用卡后逃回国!如今回旋镖来了

涵豆说娱
2025-09-03 13:02:57
男子炒股10年倾家荡产,如今妻子病重急需用钱,打开电脑后他傻眼

男子炒股10年倾家荡产,如今妻子病重急需用钱,打开电脑后他傻眼

罪案洞察者
2025-09-02 11:30:12
善恶终有报?看看离开央视9个月的李七月,董卿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善恶终有报?看看离开央视9个月的李七月,董卿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律便利
2025-09-05 15:10:06
梅西:考虑到年龄,我认为自己不太可能参加下一届世界杯

梅西:考虑到年龄,我认为自己不太可能参加下一届世界杯

直播吧
2025-09-05 09:53:09
叶檀又住院了,第14次复查结果没问题不到一个月去医院,脸部浮肿

叶檀又住院了,第14次复查结果没问题不到一个月去医院,脸部浮肿

花心电影
2025-09-05 08:01:52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宋轶的脸到底怎么了?她一句话让全网炸锅!

毒舌八卦
2025-08-31 22:34:38
2025-09-06 03:32:49

科技要闻

特斯拉想送马斯克9750亿美元 条件很苛刻

头条要闻

马克龙宣布26国将联合出兵乌克兰 泽连斯基表示欢迎

头条要闻

马克龙宣布26国将联合出兵乌克兰 泽连斯基表示欢迎

体育要闻

西甲最穷的“草台班子”,竟然打进欧战了

娱乐要闻

!被骂“恋爱脑”的董璇玩脱了?

财经要闻

拖欠订单 立讯精密被供应商索赔3343万

汽车要闻

华为乾崑技术日 实测ADS4已无限接近人类司机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数码
时尚

家居要闻

亲子空间 舒适家居氛围

教育要闻

还以为叫实验学校是因为好听

亲子要闻

恭喜她成功怀B!经历多次人工受孕,嫁穷老公曾被看低

数码要闻

IFA 2025直击:AI PC成绝对主角,各家新品争奇斗艳

刘诗诗:丹心为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