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迪仍是亚洲第1 以快制高!男篮4大高塔不惧单挑
小组赛6战,哈达迪打了5场,只有对阵巴勒斯坦一役拿下两双。有中国媒体击掌相庆:哈达迪终于老了。然后对阵曾在小组赛里领先中国队20分的韩国队,哈达迪轻轻松松就拿下18分14个篮板,投篮命中率是惊人的13中8。看起来就像哈达迪小组赛期间在积攒能量,等到淘汰赛开始,他才拿出过去几年称霸亚洲的看家法宝。
此役,哈达迪一共打了16个进攻回合(包括制造犯规),其中8次是低位单打,韩国队没有能在身高力量上和哈达迪相提并论的球员,只能任由他在内线肆虐,只要哈达迪在低位接到球,那就是韩国球员的噩梦。这8次进攻,哈达迪出手6次,命中5球,其余1次造成犯规,1次出现失误,换言之哈达迪每一次低位接球几乎都会给韩国队制造直接杀伤,和韩国一战第三节打到最后,哈达迪连续两次低位强攻将分差拉开到15分以上,当时负责防守他的球员一撞就倒,哈达迪的三秒区统治力可见一斑。
然后,是前板补篮。因为身高上的天然优势,哈达迪举起手比韩国内线跳起来还高,此役他拿下的14个篮板里有6个前场篮板,韩国全队前场篮板不过4个。次节后半段,场上曾出现过这样一幕,伊朗进攻不中,哈达迪摘下前场篮板没有补进,韩国队反应很快,已经4名球员上前围剿,在4个黑色身影中间,哈达迪仍第二次拿到进攻篮板,最终韩国队赔上犯规,幸运的是,哈达迪站上罚球线两罚不中。
所以单就这场比赛看,哈达迪仍是亚洲第一中锋的说法一点不过分。连续两场拿下两双,也说明随着赛程的推进,哈达迪逐渐找到了感觉,还记得13年亚锦赛决赛,哈达迪轰下29分16个篮板统治了菲律宾队内线,他也是当届亚锦赛的MVP,对于这个点,中国队应该怎么办?
有了在CBA的多次交手,男篮的4大内线此番再次面对哈达迪时会有更多的经验。
兵发长沙之前,确定国家队阵容之后。从媒体到球迷都对宫鲁鸣的选人颇有微词,被质疑最多的是在国际篮球转换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中国队依然带了易建联、周琦、王哲林和李慕豪四个纯内线,截至目前,易建联和周琦搭档的高低位配合不错,王哲林则表现一般,李慕豪因为男篮打的速度快基本被弃,接下来打伊朗一战,这四人谁将挺身而出?
如何防守哈达迪,这是中国队的老大难问题。他身高2米18,臂展2米28,篮下踮起一步就能扣篮。中国队四个内线里,只有周琦和李慕豪和他的身高接近,但周琦太瘦,顶防是麻烦,李慕豪则出场时间太少。13年亚锦赛,扬纳基斯寄望王哲林,最终以失望告终,14年亚运会,周琦防守哈达迪倒是收效不错,只让哈达迪得到9分10个篮板。
以快制高,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对哈达迪防守的共识,周琦有速度快,敏捷度高两大优势,易建联的脚下移动也不慢,而且别忘了,伊朗队内线只有一个哈达迪,男篮首发就是双塔,再加上王哲林的轮换,采用车轮战术消耗掉哈达迪的体能也是选择之一,此前姚明曾为中国队出主意,关于防守哈达迪,他直言:我们内线有足够的高度和厚度去防守他,所以不用包夹,也不需要犯规。
只是中国队还存在一个始终没有解决的难题,篮板球保护。亚锦赛至今中国队的场均篮板只排名所有球队第6位,甚至不如已经出局的中华台北,内线双塔倒是尽职尽责,关键是外线球员在卡位上常会注意力不集中,被对方小个子球员偷走前场篮板,现在遭遇场均18个前板,总篮板数也排名第一的伊朗队,篮板球保护是宫鲁鸣指导需要再三强调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