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50. 孔家“刚”的精神与东西方文化 - 1
2023年9月19日 2206观看
中国近代哲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课程 / 哲学与宗教 / 哲学
(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较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主要哲学家、主要思潮及重要观念,体会中国现代思想在“古今中西”之争背景之下“贞下起元”的处境,探寻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在“新轴心时代”的意义。(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全日制大学本科哲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为主线,着重介绍中国近代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握,为进一步探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传统: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科优势与学术传统的课程。在中国近代哲学研究领域,冯契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可以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重镇,出版了多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专著。长期以来担任本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高瑞泉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在中国近代哲学研究领域居于领先水平。本门课程负责人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工作多年,承接了这一教学、科研传统,自2011-2012年第2学期始,开始与高瑞泉教授合上该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原典阅读、以课程论文写作带动研究性学习、邀请专家进课堂等方面积累了若干教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会与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4届本科毕业生评教中入选专业排名前三。 (五)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拥有实力强大的优秀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有高瑞泉教授、刘梁剑教授,课程负责人是刘梁剑教授。
共93集
24.2万人观看
1
课程导言:为什么学习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 - 1
07:58
2
课程导言:为什么学习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 - 3
07:57
3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 1
11:03
4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 3
11:02
5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 1
07:51
6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 3
07:50
7
对“衰世”的揭露批判——近代“古今”之争的开始 - 1
06:02
8
对“衰世”的揭露批判——近代“古今”之争的开始 - 3
05:59
9
“自尊其心”与历史变易观 - 1
06:37
10
“自尊其心”与历史变易观 - 3
06:41
11
康有为的“三世”说
06:25
12
康有为的“三世”说 - 1
13:31
13
康有为的“三世”说 - 3
13:35
14
康有为的“三世”说
07:07
15
康有为的“三世”说 - 1
14:13
16
康有为的“三世”说 - 2
14:17
17
康有为的“三世”说 - 3
14:08
18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 1
10:28
19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 3
10:27
20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 1
08:08
21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 3
08:15
22
抓住西学命脉来比较中学与西学
05:58
23
天演哲学 - 1
05:48
24
天演哲学 - 3
05:50
25
经验论的认识论和重视归纳法的逻辑思想.mp4 - 1
05:01
26
经验论的认识论和重视归纳法的逻辑思想.mp4 - 3
05:01
27
专题:严复:翻译与中国现代思想的生成 - 1
12:42
28
专题:严复:翻译与中国现代思想的生成 - 2
12:44
29
专题:严复:翻译与中国现代思想的生成 - 3
12:35
30
“除心奴”说和“道德革命” - 1
09:02
31
“除心奴”说和“道德革命” - 3
09:02
32
历史进化论和“新史学”的研究方法
06:56
33
包含革命观念的进化论
08:59
34
强调革命行动的认识学说和重视演绎法的逻辑思想
06:51
35
新旧与中西,“可爱”与“可信”
09:24
36
对传统哲学范畴的分析批判和科学的治学方法论 - 1
05:43
37
对传统哲学范畴的分析批判和科学的治学方法论 - 3
05:48
38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1
08:05
39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3
08:02
40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1
09:09
41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3
09:12
42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1
05:04
43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3
05:06
44
胡适的实验主义(上) - 1
06:00
45
胡适的实验主义(上) - 3
06:00
46
胡适的实验主义(下) - 1
08:14
47
胡适的实验主义(下) - 3
08:12
48
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 1
05:07
49
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 3
05:05
50
孔家“刚”的精神与东西方文化 - 1
07:04
51
孔家“刚”的精神与东西方文化 - 3
07:03
52
科玄论战 - 1
05:38
53
科玄论战 - 3
05:44
54
科玄论战 - 1
06:19
55
科玄论战 - 3
06:26
56
“意力主义”的思想渊源 - 1
06:57
57
“意力主义”的思想渊源 - 3
06:58
58
“意力主义”在鲁迅杂文中的体现 - 1
07:18
59
“意力主义”在鲁迅杂文中的体现 - 3
07:18
60
“意力主义”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 - 1
10:02
61
“意力主义”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 - 3
10:05
62
熊十力:“新唯识论” - 1
15:46
63
熊十力:“新唯识论” - 2
15:52
64
熊十力:“新唯识论” - 3
15:40
65
熊十力:“新唯识论” - 1
05:24
66
熊十力:“新唯识论” - 3
05:24
67
熊十力:“新唯识论”
09:50
68
专题: 金岳霖的语言哲学 - 1
12:16
69
专题: 金岳霖的语言哲学 - 2
12:20
70
专题: 金岳霖的语言哲学 - 3
12:11
71
对中西哲学的比较和会通 - 1
05:11
72
对中西哲学的比较和会通 - 3
05:09
73
概念对所与的双重作用
06:05
74
知识经验的必要条件:逻辑与归纳原则
06:15
75
“居式由能,莫不为道”
06:52
76
“最哲学的形上学” - 1
05:59
77
“最哲学的形上学” - 3
05:59
78
新理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逻辑分析 - 1
08:17
79
新理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逻辑分析 - 3
08:19
80
【线上讲座】中西思想在对话中的阐发:从《先秦政治哲学史论》谈到冯友兰、李大钊 - 1
08:38
81
【线上讲座】中西思想在对话中的阐发:从《先秦政治哲学史论》谈到冯友兰、李大钊 - 3
08:42
82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观点 - 1
06:18
83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观点 - 3
06:24
8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1
07:57
85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3
08:02
86
专题: 冯契的运思经验 - 1
11:12
87
专题: 冯契的运思经验 - 2
11:19
88
专题: 冯契的运思经验 - 3
11:06
89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历史轨迹 - 1
12:56
90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历史轨迹 - 3
12:54
91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理论成就 - 1
06:56
92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理论成就 - 3
06:54
93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既济”与“未济”
06:12
相关视频
01:19
隶书《石门颂》临帖,笔画线条的摇曳多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轻知识
11月前
1043观看
04:41
行楷书写总觉得字体松散?从这2个方面入手就能摆脱你的困惑
轻知识
6月前
611观看
02:44
如果喜欢汉代隶书厚重质朴,笔画变化丰富,一定要学习《张迁碑》
轻知识
12月前
1444观看
01:17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碑》初学,结构复杂与简单的字,写法有何不同
轻知识
4月前
1625观看
04:14
为什么“刘体隶书”会变成“印刷体”?这一点,被推翻了!
轻知识
11月前
727观看
03:06
“春”字这样写好看么,这是行草字体,看看与楷书有什么区别
轻知识
6月前
785观看
03:54
汉篆的隶化?《开母庙石阙铭》与《祀三公山碑》比较,讲解片段2
轻知识
1年前
1500观看
01:33
字正楷:以工整典雅征服12届国展
轻知识
10月前
918观看
02:45
这幅书法总共28个字,书写流畅而有力,您能认读全部字吗?
轻知识
3月前
1309观看
01:32
这块石头上刻着三个汉字书法,您能认读出来吗?
轻知识
3月前
797观看
01:45
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法,写出了汉字之美,使人赏心悦目
轻知识
2月前
685观看
01:05
字形看似简单,其中的艺术思考却有深意,来看隶书石门颂临帖技巧
轻知识
1年前
1334观看
01:27
行书书法艺术欣赏,字体经典大方,笔法连贯自然
轻知识
2023年9月5日
1805观看
01:38
隶书《石门颂》临帖,用什么书写工具,更能表现这块碑的风格?
轻知识
1年前
1256观看
01:01
毛笔书法《草诀歌》某、枣的草法是来字的变化
轻知识
2月前
863观看
01:42
毛笔书法行草书《砌》字的写法
轻知识
2月前
1184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