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响中国·烽火丹心丨烽火家书里的最后一次出发)
当警报声撕裂1931年的长空
四万万同胞被推向民族存亡之际
有一群年轻人
向着战场出发
他们留下了一封封家书
见证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决绝
撑起中华民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图左为周平民,图右为周健民
1932年秋
共产党员周平民与弟弟周健民
并肩北上热河抗日
“……热河边境已失去一大块地
中国前途极为危险”
兄弟俩共同写下了这封家书
字里行间饱含爱国、念家的情感
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
周平民、周健民家书
1933年2月初
周健民被选派前往通辽鲁北工作
兄弟俩不忍分离
促膝长谈至深夜
2月7日清晨
周健民一行人
在乘车赶赴鲁北途中
遭遇日伪军伏击
周健民身中数枪,不幸牺牲
在悲痛和愤怒中
周平民坚定奋战在抗日救国前线
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杀完日本鬼子汉奸叛逆
把已失的东北四省
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手中夺回来!”
![]()
程雄
出生于1919年的程雄
小学时
他听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立志投军救国
1938年夏
第五战区安徽省动员委员会
直属二十六工作团到达家乡
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程雄立即报名参加
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活跃在周边地区
动员广大民众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5月5日
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敢死队
直插安庆城
取得毙敌百余人的重大胜利
参加完庆祝这次胜利的大会
程雄当天晚上怀着激动的心情
给双亲写去一封家书
“在会毕大举游行
歌声轰动了宿松县城
高呼口号声震原野”
![]()
程雄家书
1940年5月
程雄在参加作战临行前
又给双亲写下了一封家书
从信中可知
他已经做好了
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准备
同时又为不能为父母尽孝而自责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
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
保卫中华
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
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
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
三年后在一场战斗中
程雄壮烈牺牲
年仅24岁
![]()
图左为胡孟晋,图右为张惠
1939年冬
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
即将从家乡返回前线
面对依依不舍的妻子张惠
他强忍离别之愁写下书信
鼓励她不断进步、共同抗日
![]()
胡孟晋家书
“亲爱的
谁不愿骨肉的团聚
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
要知道国家民族重要
……
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
宣传和教育她们
使伊等知道
‘皮之不存,毛何附焉’
‘国之不存家何在’?”
与这封辞别书一起留下的
还有胡孟晋为张惠草拟的一份
《妇女抗敌协会讲演词》
张惠没有辜负丈夫的期待
逐渐成长为当地
“妇女抗敌协会”的主要力量
![]()
这些带着血性与情感的墨迹
是写给你我的家书
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光芒——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
个人的命运
只有嵌入民族前进的车轮
才能获得永生
向所有为国而战的先辈们致敬!
![]()
时光缄默,山河有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央广网特别推出《理响中国·烽火丹心》AIGC系列微视频——在《时光的底片》《时光的证物》《时光的信使》三篇章中用数字技术重述峥嵘岁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共同铭记,一起奔赴未来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