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拓精神铸就客家伟业)
开拓精神铸就客家伟业
胡丽萍
客家人虽然以“客”为名,却在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凭借开拓精神实现了从客居到扎根、从边缘到前沿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动力,正是他们深入骨髓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中,更熔铸于他们闯荡世界、建功立业的非凡实践中,展现出“客通天下”的宏大格局。
客家人的开拓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们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勇气。如果说山地迁徙塑造了客家人坚韧的内核,那么“下南洋”则彻底打开了他们面向世界的视野。面对浩瀚的海洋和未知的异域,客家人没有退缩,他们怀揣着“敢出去、能立足、可发展”的信念,乘红头船,破万顷浪,奔赴全球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他们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凭借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敏锐的商业头脑,逐步在各领域崭露头角,涌现出一大批商业巨子。他们不仅创造了财富神话,更推动了侨居地的经济开发,构筑起一张庞大的环球商业与人文网络,实现了从“山客”到“海客”的华丽转身。
其次,客家人具备白手起家、勇于创业的实干精神。他们往往身无长物,却能于无中生有,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开创新局。无论是在传统行业的精耕细作,还是在新兴产业的敏锐布局,客家企业家都展现出一种“爱拼敢赢”的特质。近代以来,从构建商业王国,到兴办现代工业企业,客家人屡开风气之先。这种创业精神,源于生存的压力,更源于“不靠天、不靠地,只靠双手创奇迹”的独立自主意识,是敢为天下先精神在经济领域的生动体现。
此外,客家人虽远行四方,却始终心怀故土,具有回报家乡、服务家国的深厚情感。客家人虽散居四海,但始终心怀故土,守望相助。他们开拓的成功,从未仅仅视为个人或家族的成就,而是与家乡、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近代以来,众多客家侨领倾资兴办教育,赈济灾民,投资国内建设。改革开放后,客家华商更是率先回国投资,引进了宝贵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走得再远,也不忘来路”的家国情怀,使得他们的开拓精神超越了个人奋斗的范畴,升华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从“客居他乡”到“客通天下”,客家人的历程表明,开拓精神是一种面向世界、勇于实践、不忘根源的力量。在全球化与本土发展并重的今天,这种面向全球、合作共赢的开拓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激励着我们,既要扎根本土,也要具备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