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让高度近视 偷走你的眼底健康)
对于高度近视,很多患者可能只停留在“度数高”“镜片厚”的印象里。实际上,它不仅仅关乎视力清晰度,更与我们眼底长期的健康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在高度近视人群中,约有30%可能伴随出现视网膜、黄斑等眼底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当度数超过800度,相关的健康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而值得留意的是,很多眼底变化在初期几乎没有感觉,等到自觉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时,可能已错过最佳的干预窗口。
警惕!高度近视易损眼底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感光底片”,眼轴则是“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正常眼轴约为23-24mm,而高度近视(通常指≥600度或眼轴>26mm)的一个核心变化,是眼轴逐渐拉长。
这个过程,就像慢慢拉伸一块弹性良好的薄膜。眼底的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也会随之变薄、张力增加,从而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变化:
视网膜变薄:韧性下降,出现“裂孔”的概率增加;如果眼内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可能导致液体渗入,引发“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变薄:这条负责输送营养的“生命线”供血能力可能减弱,导致视网膜营养供给不足,出现“脉络膜萎缩”。
黄斑区病变风险增加:这个负责精细视觉的核心区域,一旦因牵拉或缺血出现问题,如“黄斑裂孔”或“黄斑变性”,中心视力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4类高危眼底病变
1.视网膜裂孔
可理解为墙皮“起皮”,是视网膜脱离的前期表现。
早期提示:眼前突然出现飞蚊增多(黑点、细线或蛛网状影),或频繁出现闪光感。
2. 视网膜脱离
可理解为墙皮“脱落”,是需要及时关注的状况。
早期提示:除了飞蚊与闪光,可能出现某一块视野发黑,且黑影逐渐扩大,或感觉视力突然下降,像有雾气遮挡。
3.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直接影响阅读、辨色等核心视觉功能,导致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中心暗点。
早期提示:视物变形(如直线看成曲线),中央视野出现固定黑影或缺損。
4.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脉络膜异常长出脆弱的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影响黄斑功能。
早期提示:中心视力在短期内突然模糊,并可能伴随视物发暗、变形。
许多朋友每年只做验光检查,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眼底检查。事实上,眼底问题藏在眼睛深处,单靠看视力检查去评估是片面的,必须通过专业眼底检查进行筛查。
眼底检查查什么
欧堡免散瞳眼底照相:快速获取眼底图像,直观了解视网膜、黄斑等基本情况。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呈现视网膜的断面结构,发现黄斑区的细微变化。
不同人群的检查频率
无其他眼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未明确眼底疾病人群:建议半年进行一次全套眼底检查,密切关注黄斑与视网膜血管健康。
已明确眼底疾病的人群:建议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已出现飞蚊增多、闪光感或上述症状加重等情况:建议立即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定期随访。
乌鲁木齐普瑞高新眼科医院提醒您,守护眼底健康,别让高度近视仅仅成为验光单上的一个数字,通过科学的检查,及早发现潜在变化,守护清晰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