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山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夜集燃旺田园烟火气)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旷昆红 通讯员/苏斐
近日,在荷塘区金山街道新市村君岚小院前坪的空地上,篝火噼啪作响,火星随着人群的欢笑声不时窜向夜空,蒸腾的热气里混着臭豆腐的焦香与棉花糖的甜腻——一场以“田园风味·周末寻趣”为主题的夜集市,正伴着村民此起彼伏的招呼声热闹开场。
这场乡村盛会的背后,是村支两委牵头定方向、党员骨干冲锋在前、后备干部埋头实干、乡贤“话事人”搭台助力的紧密协作。从去年开始,通过“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经济赋能”的创新模式,金山街道夜集市已开展10余场,不仅让乡村夜晚充满烟火气,更成为基层治理中“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鲜活实践。
党建引领强根基
实践锤炼锻铁军
夜集市筹备的一个月里,村支两委始终是“主心骨”:村干部带着党员先锋队在村里百姓大舞台的空地上反复测量,圈出美食区、表演区的边界;后备干部则挨家走访,把商户招募表送到村民家门口。大到活动流程设计,小到垃圾桶摆放位置,他们都在现场反复确认。
乡贤“话事人”、君岚小院主理人周吉更是主动靠前,不仅把自家小院前坪无偿腾出来当场地。在他的带动下,15户村民先后报名设摊,有卖手工腌菜的大婶,有做糖画的老匠人,形成“党员带头干、乡贤帮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热闹局面。
文化惠民润心田
乐享生活谋幸福
考虑到村里儿童和老年人多,活动特意设计“三大板块”,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美食区的铁架上,臭豆腐滋滋冒油,摊主掀开盖子时,美食的气味瞬间裹住围过来的孩子;棉花糖机前,白色糖丝在转盘上绕出蓬松的“云朵”,老人看着孙辈举着棉花糖蹦跳,眼角笑出了皱纹。
文艺表演区的临时舞台上,村舞蹈队跳着自编的舞蹈,裙摆摆动间满是乡土情怀;篝火晚会环节,村干部拉着老人的手围着篝火转圈,秋夜的凉意被此起彼伏的歌声、笑声冲得一干二净。幸运抽奖区的纸箱里,洗衣粉、洗洁精等日用品堆得满满当当,“人人有奖”的规则让每个上前抽奖的村民都能笑着离开;政策宣传区的桌子上,医保手册、反诈传单整齐摆放,工作人员把生硬的政策讲得通俗易懂。
最受欢迎的还要数儿童游戏角和老年茶话席:孩子们在充气城堡里追逐打闹,手里攥着刚赢的小贴纸;老人们坐在竹椅上,喝着热茶唠家常,偶尔抬头看看舞台上的表演,脸上满是惬意——真正实现了“群众需求在哪里,文化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经济赋能促发展
城乡联动兴乡村
夜集市搭起“生产—展示—销售”的完整链条。借着新市村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集市专门搭建“农副产品直通车”平台。长桌上,农户自种的青菜还带着露水,装在玻璃罐里的手工腐乳油亮诱人,土鸡蛋码在铺着稻草的编织袋上,40余种特色产品一应俱全,吸引不少城区居民驻足。
“这青菜没打农药,炒着吃特别鲜!”村民刘大姐一边给顾客装菜,一边笑着介绍。集市开通“现场体验+线上推广”双渠道,城区游客扫码进群,既能当场购买,也能预订下周的新鲜蔬菜。
当天,共有200余位城区居民赶来,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千元。
编辑:李毅哲
二审:胡乐
三审:高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