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安观察 | AI如何更懂你?)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计算机世界里,1024是2的十次方,是开发者经常使用的一个基本单位。
1024KB等于1MB,1024MB等于1GB。
这是存储的进阶,也象征着由无数开发者推动的科技进步。
近日,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举行。
发布会上,刘庆峰提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数据: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规模去年底达到2.49亿,到今年6月已经超过5亿多。
数字背后,不仅是量的增长,也是中国AI产业从技术突围走向人文关怀的战略转型。
AI红利兑现的四个核心
过去三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在全球蓬勃兴起。在千行百业被日益深刻改变的同时,如何让每个人能够获得更大的时代红利?
刘庆峰认为,AI红利兑现有四个关键核心:自主可控、软硬一体、行业纵深、个性化。
2023年,科大讯飞和华为共建了中国首个万卡国产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在这个国产算力基础上,科大讯飞训练出来中国第一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大模型——讯飞星火。
2024年,由科大讯飞、合肥大数据公司和华为联合启动“飞星二号”,引领国产大模型底座的发展。
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再次攻克国产算力训练的两座大山:一是攻克长思维链强化学习训练效率,深度推理训练效率从30%提升至84%以上;二是攻克MoE模型全链路训练效率,实现大幅提升。
刘庆峰坦言:“别人训练一个模型需要三个月,我们训练一个模型需要一年,人家要五千万美金,我们要几亿美金,这个仗就没法打。”
而现在,这个仗已经打得起了。
发布会上,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5正式亮相。
刘庆峰说:“迄今为止,在中国主流大模型中,讯飞星火仍然是唯一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通用大模型。”
星火X1.5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293B、激活30B,推理效率相比星火X1提升100%。
它的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全面对标国际主流,其中数学能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
其多语言能力覆盖超过130个语种,整体性能达到GPT-5的95%以上,其中拉美、东盟等14个重点语言效果领先,为世界提供了AI发展的“第二选择”。
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源头技术底座之上,软硬一体是科大讯飞AI红利兑现独特而清晰的落地路径。
通过将讯飞星火大模型与麦克风阵列、扬声器系统、显示与摄像头等硬件深度融合,AI不再停留在电脑屏幕和APP应用上,而是真正深入到家庭、学校、医院、汽车和各种各样场景中,去解决“真问题”。
智能办公本X5 Pro在远场抗噪测试中完胜iPhone17 Pro;AI翻译耳机在80分贝高噪环境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7.1%,远超苹果耳机的77.7%;iFLYSOUND智慧声场在15万元的奇瑞车上实现媲美迈巴赫S680的音效体验。
这些成果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大模型的真正价值,需要通过软硬一体化的创新才能充分释放。AI不仅要“聪明”,还要在真实环境中“好用”。
而这一切的最终指向,是让AI迈向“更懂你”的价值阶跃。
刘庆峰认为,“懂你的AI”就是要懂你的成长、懂你的工作、懂你的生活、懂你的情感,让每个人都能够站在AI的肩膀上释放独特价值,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5年开发者节最引人注目的,是AI在真实岗位上创造价值的深度体现。
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各行业深度落地,除了教育、医疗、汽车这些行业持续保持行业第一、扩大领先优势之外,2025年前三季度,央国企的大模型公开招标市场,科大讯飞再次蝉联第一名,超过第二名和第五名的总和。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体在越来越多的重要岗位创造巨大价值。截至2025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智能评审系统”,累计评审超18万单,评审准确率97%,年均产生经济效益19亿元。300多个“开箱即用”的重要岗位智能体在能源、汽车、金融、电力等多个行业落地生根。“星火行业分析师”更是以92分的成绩通过工信部教考中心技术水平考试,超过85%的人类考生。
这些成果体现了AI应用从“演示价值”迈向“生产价值”的转变。当AI不仅能够通过考试,还能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真金白银的效益时,技术红利才真正开始兑现。
从“解放生产力”到“更懂你的AI”
对比2024年与2025年的1024开发者节,一个清晰的演进脉络浮现出来。
2024年,刘庆峰强调的是“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聚焦于大模型基础能力的突破。讯飞星火4.0 Turbo在14项国际测试中9项超越国外主流模型,训练效率提升50%,展现的是技术硬实力的快速追赶。
而2025年,关键词变成了“更懂你的AI”。这不仅是主题的变化,更是整个产业理念的深刻进化。
2025年发布会最具前瞻性的,是对AI情感交互能力的探索。
首发个性化记忆能力让AI能够记住用户的偏好和习惯;百变声音复刻从需要录制一周语料进步到一句话即可模仿;“AI星朋友”周均使用次数达9.8次,月活率56%,正向情绪反馈率82%——这些数据背后,是用户对情感陪伴的真实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科大讯飞AI开发者大赛参赛队伍再创历史新高,来自17个国家、325座城市的36898支队伍参加,其中50多个团队是跨国组队。
当编程不再是开发AI应用的门槛,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驾驭AI,当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技术的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而当AI的能力开始超越人类,一个问题愈发紧迫:人的价值在哪里?
刘庆峰的答案是:“让每个人都站在AI肩膀上绽放,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星火智能批阅机实现了作业批改到教学的小时级闭环;智医助理每天为超百万病人提供诊疗服务;AI老师不仅有最好的教学能力,还具备亲和力与耐心……
这些应用背后,是AI从工具向伙伴的转变,它不再是要取代人类的对手,而是成就每个人的助手。
这条路或许比单纯的技术追赶更加艰难,但也更加接近技术的本质——不是替代,而是增强;不是标准化,而是个性化。
当AI开始真正理解并回应每个人的独特需求时,技术才真正完成了从工具到伙伴的蜕变。这或许就是中国AI在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上,正在书写的新故事。
(记者 吕文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