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众中国官宣造芯计划,地平线技术硬核赋能)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了一项关键决定:其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将正式在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系统级芯片,为大众高级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核心支撑。
这意味着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已完成了战略升级,进入到芯片架构定义、软硬协同设计、系统级方案开发的“深水区”。双方从“合资”走向“深度共创”,也标志着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进入技术本土化的攻坚阶段。
![]()
模式破局:“合资+共创”重构跨国合作的信任与效率逻辑
事实上,这一合作模式的探索早在2022年便已启动 —— 彼时大众汽车集团和地平线正式确立合作,开创了国际车企与中国智驾科技公司 “合资 + 深度合作” 的先河;2023年11月,双方合资公司酷睿程宣布成立,目前已集结超500名智驾工程师,专注于全栈解决方案研发。今年4月,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进一步宣布,在高阶领域基于地平线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展开深化合作,HSD作为大众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下智能驾驶研发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酷睿程加速研发并落地于大众旗下车型,而酷睿程基于地平线征程6系列打造的辅助驾驶方案将于2025年开始量产。
这种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的合作路径,从根本上破解了跨国技术合作中常见的信任壁垒与沟通延迟问题,让地平线得以深度参与大众的智驾系统规划,双方团队在统一框架下协同工作,实现从算法集成到芯片架构的联合定义。
尤为关键的是,该合作形成了软硬协同的前置研发机制 —— 酷睿程根据系统需求定义,将算力分配、功耗控制等参数前置融入芯片设计,软件算法同步开发,从而大幅压缩研发周期,精准匹配中国市场的本土化需求。对地平线而言,这种模式带来的不仅是订单,更是战略嵌入的机会:通过合资公司,地平线能深度理解全球顶级车企的研发体系、质量标准与供应链管理逻辑,反过来优化自身的技术路线与量产能力;对大众而言,“合资 + 共创” 既避免了完全自主研发芯片的高成本,又通过地平线的本土经验,快速补齐 “中国智驾场景适配” 的短板 —— 这种 “各取所需、利益共享” 的合作逻辑,为全球跨国车企与本土科技公司的协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
能力支撑:全栈技术与量产实力为何成“战略伙伴”的基石
若说“合资共创”是商业模式的“骨架”,地平线的全栈技术能力与规模量产经验则是填充骨架的“血肉”。在智驾产业中,“能研发”与“能落地”是两道截然不同的门槛——前者考验技术突破能力,后者考验工程化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地平线恰好同时跨越了这两道门槛,这也是大众选择其深度绑定的核心原因。
地平线的全栈能力,体现在从“芯片架构”到“整车智驾系统”的全栈掌控力。在智能驾驶这场马拉松中,单纯的算法优势或硬件算力都难以构建长期壁垒,不同于专注单一环节的企业,地平线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从创立之初就践行“软硬结合”的技术信仰,并成功地将这一理念转化为从BPU架构、征程家族芯片、算法工具链到开放开发平台的完整技术生态,此次与大众在芯片层面的联合定义,正是对其软硬协同优化能力的最高认可。
更关键的是,地平线的技术能力已通过“规模量产”验证——这是区别于“实验室技术”的核心标志。截止2025年8月,征程家族芯片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地平线已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品牌,目前地平线与超40家车企及品牌合作超400款车型,其中已有200+款车型量产上市,服务超600万车主,对大众而言,这种量产能力就是“定心丸”。
![]()
链动效应:从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链价值上移
地平线与大众的合作升级,绝非“企业间的双边合作”,而是以点带面的产业链价值重构。地平线通过此次合作,成为了带动中国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实现价值上移的核心支点。过去,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多集中于零部件制造与市场销售。如今,以地平线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正将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形成的成熟产业链能力——包括庞大的应用数据、快速的迭代周期、成熟的量产体系以及丰富的场景经验——系统性地输出给全球顶级车企。这意味着,中国产业链的角色正从“零部件配套”升级为“核心技术输出”。地平线如同一个价值转换器,将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与场景复杂度,转化为助力优化未来智能汽车核心架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地平线的突破为中国智驾企业树立了“技术出海”的新路径。以往,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常陷入“低价竞争”的陷阱,而地平线证明:通过“核心技术+深度共创”,中国企业能以“战略伙伴”身份进入全球高端市场。这种路径的成功,已在其与国内车企的合作规模上得到验证:目前,地平线已和上汽、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岚图、蔚来等7家头部车企达成合作,其技术助力超25款车型出海,覆盖全球5大地区。这标志着地平线的模式正从“单点突破”发展为“生态赋能”,带动更多中国智驾产业链伙伴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生态输出”。
这种价值上移已显现实际成效:首先,地平线实现了向海外Tier1的“技术上行”:例如与博世合作的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基于征程6开发,已获得海外车企定点;与大陆集团的合资公司也已基于地平线技术开启欧洲路测。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为整个中国产业链打开了突破口——以往,海外车企选择Tier1时多优先考虑欧美企业,而如今,那些搭载了经过全球项目验证的地平线技术的中国本土Tier1,也能凭借其“技术同源带来的适配性优势”与“固有的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竞争。这正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价值上移的最直接体现。
![]()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智能化转型关键期,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此次地平线与大众在高阶领域的合作深化,将进一步整合整车与智驾的产业技术优势,助力大众发挥 “中国速度” 实现智能化转型。未来,地平线也将继续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依托技术创新与量产工程能力,在 “成为国内外车企智能化普及首选” 的道路上持续迈进,为消费者创造更安全智能的出行生活。
